《一代大商孟洛川》少年孟洛川气走三位老师后,正式拜李士朋为师。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李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

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

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

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

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

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商业之道孟洛川(孟洛川大盛魁大染坊看商战悟商道)(1)

如上言语,被李士朋当头呵斥,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 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 能达到的,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课堂上,李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李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内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棋道之最高境界---和

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孟轲教学欲富先行仁。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然此等商道格局太高,《新安家族》的鸿泰钱庄商训似乎有些烟火色稍接地气。《汉口码头》、《向东是大海》、韩国《商道》境界手段都在这一档次。

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

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

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

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

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

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

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

商业之道孟洛川(孟洛川大盛魁大染坊看商战悟商道)(2)

《大染坊》《龙票》在经商之术---商场竞争方面颇有学习之处,不论商道境界,前者谈商战技巧,后者说官商关系,估计吃瓜群众观赏揣摩数十遍之上的不在少数, 懂大是大非但不拘小节,被称之为经商的江湖派,游走在道德法律边缘,多次智斗藤井,整垮訾家、广告宣传、伙计促销、酒店劫胡、高薪挖人、倾销走私等,青岛 孙明祖、上海林家从对手到朋友,适合社会混乱蛮荒生长的时代。

“陈六子是不认字,但他不是没文化。”

“这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人嘛,毕竟是人嘛。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诱惑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国家太弱,个人太强,会吃亏的。”

《龙票》反映的政商关系,一方面"龙票"让祁子俊由一个票号商人变为官商,为清政府服务的同时也获得巨大利益,而另一方面以奕昕为代表的封建政治势力,决 容不得一个商人达到能与政府抗衡以至在政治上对政府形成潜在的威胁的地步,而当这两方面冲突的时候,也就注定了祁子俊的悲剧。首富王健林曾经说得好,政商关系,是跟政府部门搞好关系,不是跟领导搞好关系,抓住政绩需求点。

议 政王奕昕说:“你该知道吕不韦跟范蠡,他俩都是大生意人,走的是两条路子,结果是两种命运。吕不韦恐怕是自古以来生意做得最大的商人,他靠做生意把嬴政做 成了千古一帝,把自己也做成了相国、仲父。够成功、够荣耀了吧?结果怎样?死于秦王之手!苑蠡恰恰相反,他帮助勾践灭吴,功勋显赫,但却功成身退,隐逸江 湖,成为富商,得享天年。如果他贪恋权势,说不定被勾践寻个事儿杀了。”

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璧有瑕。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彼不能群。”

借势,也叫资源运用,提高自己的素质,培养自己的圈子,抓住身边的机会,望诸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