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已经被“后浪”这个词刷屏,在《后浪》视频中,表达了对当下年轻人的肯定、赞美和鼓励,据说转发视频的大多数都是中年人,可见视频的观点引起了中年人的大量共鸣。而众所周知,痛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但近年来也步步向年轻人逼近,高发年龄将突破30岁门槛进入20岁阶段。在对待痛风的问题上,年轻人这股“后浪”却应该向前辈们学习,提前预防,可以少遭罪。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1)

给大家举一个年轻人患痛风的经历,看看他在痛风过程中是怎么被“浪”打翻的,供大家借鉴学习。

痛风突然发作

小周今年31,患痛风却已经6年。小周大学毕业后,在某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刚参加工作的他就忙于各种应酬,隔三岔五免不了聚餐喝酒。体检时,检查尿酸值460微摩尔每升,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继续停留在大吃大喝的工作模式中。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2)

直到某一天夜里,脚趾突然红肿,并剧烈疼痛。第二天到医院检查,确诊是痛风,医生给他开了小剂量的秋水仙碱,让他消炎止痛后,再复诊。服药几天后,小周的脚趾红肿消退,也不痛了,他到医院复诊,医生告诉他,他的尿酸值接近700微摩尔每升,单靠饮食控制效果有限,给他开了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

小周吃了一段时间苯溴马隆后,痛风又反复出现,他身边有亲戚告诉他,吃苯溴马隆会快速升高肌酐,还会引起肾衰,对肝肾都有害,让他别吃。小周听了这话吓了一跳,再联想吃药后痛风反复发作不见好,他信了亲戚的话,将“可怕”的苯溴马隆扔了,痛风发作实在受不了,他就吃一点双氯氛酸。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3)

痛风石突然出现

慢慢的,小周发现自己的身体起了一些变化,手指关节、脚踝的皮肤上出现了一些软软的小疙瘩。他也没把这些和痛风联系到一起,加上忙于工作,又没有别的症状,就没放在心上。谁知道小疙瘩竟然慢慢变硬,开始肿痛起来,当有一天发现手指无法正常弯曲,下肢也出现了活动受限,小周这才感到害怕,赶紧到医院。

借助化验结果及肌骨超声检查,医生确诊为关节内散在痛风石形成,现出现骨质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医生问他之前为什么不好好吃药,他告诉医生,原因是担心降尿酸药损害肝肾。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4)

“没吃降尿酸药,可你现在的肌酐也已经126umol/l了。降尿酸药有副作用,副作用还能有高尿酸的危害大吗?苯溴马隆是慢性肾衰都可以吃的,你的肾功能又是正常的,真正伤肾的高尿酸你不管,把副作用可控的降尿酸药扔了,简直是乱来!你都会治病了,还要我们医生干什么?”

医生的严厉呵斥,让小周无言以对,确实是他自己“作”出来一身痛风石,自找罪受。之后,小周通过手术,取出了痛风石。有了这一次教训后,他和医生详细聊了聊,知道如果后期不继续规范治疗,尿酸一升高痛风还是会发作,痛风也可能再次长出来,免不了还要“挨刀”,这才从心里把痛风彻底重视起来!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5)

后来,小周因为工作调动来到成都工作,在我这里继续诊治。他向我讲述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并说出了他的深刻领悟:

小周在去除痛风石后,坚持服药治疗,生活之中把酒戒了,坚持低嘌呤饮食,工作之余还坚持慢跑这样的运动,也定期来检测尿酸值和肝肾功能,到现在已经两年未复发痛风。

六步教你减少痛风发作必须收藏(6年痛风老司机)(6)

小周第一次痛风发作,不过25岁,在这个年龄就被打上“小酸人”标签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小周治疗痛风的过程虽不乏坎坷,但最终结果还算是理想的。我们也遇到过肆意妄为,始终不改变生活方式,历经多次痛风石手术病情却仍旧一次次失控,最终可能面临截肢的年轻患者。希望年轻的朋友,通过小周的经历能重视痛风的防治,正因为年轻才更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吸取“前浪”的经验教训,不被痛风的“后浪”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