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翔兵凌晨5点多,当我揉着惺忪睡眼,进入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加航贵宾休息室时,我非常感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人生又完整了,昨晚在机场的长凳上过了一夜……”此事虽已时隔近一年,但独特经历仍然难以忘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转机24小时有地方睡觉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转机24小时有地方睡觉么(长途转机过夜睡哪里)

转机24小时有地方睡觉么

文/翔兵

凌晨5点多,当我揉着惺忪睡眼,进入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加航贵宾休息室时,我非常感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人生又完整了,昨晚在机场的长凳上过了一夜……”此事虽已时隔近一年,但独特经历仍然难以忘怀。

并不是我“抠门”,本想花100美元左右在机场附近酒店过一夜的――机场出来大道上一溜儿的中转酒店,丰俭由人,还有免费穿梭巴士接送,甚至像Travelodge还有免费自助早餐。可航班时间实在“坑爹”,头一晚10点多洛杉矶落地,再转第二天一早7点的加航飞温哥华,意味着头晚可能左等右等到半夜才能入住,而凌晨4点多就得爬起来,不如直接在机场想办法。

我首先想到的是机场贵宾室,试图凭借手里的星盟金卡,进入美联航休息室过夜。但前台认真对我说:“不好意思,我们不是24小时的。”而加航休息室只提前2个半小时开门――实际上,放眼全球都几乎难觅24小时过夜的贵宾休息室。

这一刻,真是怀念起新加坡樟宜机场,几年前在那儿转机过夜,300多块人民币就能在机场内转机酒店睡6小时,美美睡了一觉;或者像朋友经历过的,在首尔仁川机场的汗蒸屋花2万韩币(约120块人民币)就可以过夜,除了无WiFi、不太安静,行李没问题,还有女性专用休息区。

认命吧。背着包又拖着两个拉杆箱,我四处寻觅合适的休息位。通宵开放的洛城机场,过夜者还真不少,各色人等,依然嘈杂。能算运气好吗?我竟然没有碰到任何竞争对手,找到一张足以平躺的长凳,放下行李,在些许的人来人往中,在更多的担心和不安中,迷迷糊糊又昏昏沉沉的,度过了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夜。

也许,那一夜,如果我碰到机场专门提供的转机过夜服务,又是另外一种体验。据说今年2月中旬开始,芬兰赫尔辛基机场引入GoSleep“豆荚”式睡椅,也是欧洲第一家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服务。座椅可以拉伸为一张睡床,旅客“躲进”睡椅里可用帘子挡光,无需担心路人打扰;而行李则放置在睡椅下,还可用附带插座给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充电。辛苦的转机过夜,花费每小时9欧元(约60块人民币),超值。

当然,睡椅肯定不如旅馆舒服。机场内寸土寸金,小巧玲珑的“胶囊旅馆”更适合些。在弹丸之地的日本,胶囊旅馆早已流行,甚至在CBD区域可供白领们午睡。台北桃园机场应该受此启发,据说不久的将来、最快明年,第一及第二候机楼将建起“胶囊旅馆”,按小时计费(标准待定),专供日益增长的转机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空间局促,但能保证休息,还有电视及网络,已算旅途幸事。

只能说,没赶上好时候、好机场呀。但其实,如果购买中转联程票前多加了解,很多航空公司会针对中转过夜提供住宿,国内南航在广州、北京,国航在北京、成都,以及海航在北京、海口等基地中转过夜,已是按部就班,有的过夜酒店可达四星级,金银卡贵宾会员可享受单间;号称“中东土豪”的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在本土转机时,豪华酒店不说,还提供入境游等项目。看来,下次出行,如果隔夜中转不可避免,还真是要提前研究一番,不再担惊受怕地睡长凳了,让舒适的中转过夜继续“丰富”人生体验。(编辑 马红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