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我们现在熟悉的简体字

已经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

以方便传播和使用

但中国文字的美

要从源头学起

今天我们就通过甲骨文了解一些

你熟悉的中国字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2)


“恒”字该如何解析?

恒这个字:“恒”的甲骨文字形中,中间是“月”,上下的横线代表月亮永远在一定范围内运行,表达的是永恒的意思。金文的字形中加了一个“心”字,表示生命。

“恒”字的本义是“长久不变”,后来引申为“经常、常常”,如《晋书·袁甫传》中所载:“阴积成雨,雨久成水,故其城恒涝也。”“恒”还有“恒心”的意思,如“持之以恒”。


“静”字和中国传统画作之间有什么联系?

关于静字和中国传统画作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这里只能做简单解析。“静”是中国美学史上重要范畴,传统画家都极为重视。所以,需要系统地阐述这一理论范畴。

先说说关于“静”这个字本身的问题:像影响“静”生成、发展的儒释道相融合的哲学背景,即“静”的哲学基础是以老庄道家为主的人生观、宇宙观,尤其是其中的虚静观,同时兼容儒释二家的思想。

其次,从静的心态和观察方法,静能生慧,静对心性的修炼等几个方面较详尽地论述“静”对审美观察的影响。再次,通过静对客观事物内在精神实质进行把握,绘画技法和画家内在的精神修养等方面,论述了“静”对画面意境的作用,及历来优秀画家对“静”的追求。

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审视静的理论对画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在喧闹嘈杂的现代生活中,只有保持自然恬淡、独处寂寞的心态,持之以恒地对艺术、人生追求,才能学到笔墨的真谛,发现新的视点,创作出静境独得作品,丰富和发展传统绘画。


初学者学习中国文字,有哪些书籍推荐?

文字学推荐李学勤先生的《古文字初阶》和林沄先生的《古文字学简论》,《说文解字》也是必不可少的,推荐结合黄天树先生的《说文解字通论》来看更好理解。

而后可以看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黄德宽先生的《古文字学》等。另外,高明先生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以及陈梦家先生的《中国文字学》也很推荐。当然还有一些训诂学、音韵学方面的书籍,在入门之后再进行学习即可。


“旦、安、反”字该如何解析?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3)

“旦”的甲骨文字形中,上面是“日”,下面表示地面或者水面,表示太阳刚刚升起但还没有离开地面。金文表示高山日出,黑影表示太阳带来的一团强烈的光。小篆“日”下变成了一条横线,这条横线指示地平线,其字义并未发生变化。“旦”字的本义是“天亮、早晨”,与“暮”相对。早晨是一天的开始,由此引申为“每年的开始”,如“元旦”;因为太阳每天按时出山,由此引申为“诚信、态度诚恳”,如“信誓旦旦”。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4)

“安”的甲骨文字形中,外面是一座房屋,屋子里面有一位面朝右的少女,将房门关上,不会遇到危险,表示很安全。由此可见,“安”是个会意字。金文的字形跟甲骨文相似。

“安”字的本义是“平安”。“安”可以引申为“装设”,如“安置”“安家立业”。“安”也可以用作疑问词,表示“哪里”“怎么”,如“安能如此”。“安”还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安定”,如“安身立命”“安邦定国”等。现在,“安全”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只有安全了,才能使宝贵的生命不受到伤害,使生活充满欢乐,更加美好。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5)

“反”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厂”,右边是人手,整合在一起表示一只手正在向悬崖边攀登、靠近。“反”字的本义是“攀”,后引申为“相反”与“正”相对。“反”也有“造反、反叛”的意思,如“反抗”“反叛”。

“反”字又可以引申为“返回”,用作此意时,后来均写为“返”。现在,其常用作“相对、违背”之义,如“反面”“相反”。


“万”、“物”、“空”字该如何解析?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6)

“万”字的本义是蝎子,《说文》中说:“万,虫也”。在甲骨文中,该字是一个形声字。其字形十分形象地展现出了一只蝎子的外形,蝎子的钳、身体、尾巴无一不缺。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7)

在“万”字的演化过程中,曾出现了“蠆”、“虿”,因为上面有一个“万”字,所以该字用来表示数词,表示数量很多。到了汉朝,简化字“万”字开始出现,在表示数字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8)

“物”,形声字。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牛”为形旁,“勿”为声旁。甲骨文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种构型。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左半部分或下半部是头“牛”,右半部或上半部是声旁“勿”字,王国维、商承祚认为“物”的本义是指“杂色的牛(毛色不纯)”。后来也有人认为“物”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个“牛”,右边是带有血点的“刀”,是会意“屠牛”的意思,与“刎”字的含义相当。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9)

“空”根据现存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甲骨文中未见“空”字。“空”字形最早见于战国。小篆“空”承袭了战国金文、竹简中的写法。从“空”在不同时代不同书写材料中的字形来看,空的写法比较固定,都是由义符“穴”与声符“工”两个部件构成,尚未发现有异体字形。楚简中偶尔有假借“工”字来表示“空”的情况。

“空”字是形声字,上半部分的“穴”是形旁,指示字义。“穴”是洞窟、洞穴的意思,最初表示像窑洞一类的土室;下面的“工”是声旁,表示读音。许慎《说文解字》对“空”的解释是“窍也”。窍是窟窿,穴是地洞,意义相近。从“空”的字形看,可以这样解释:当一个洞穴挖成后就是“空”。可见洞是“空”的本义。

“空”的意思由空洞扩大为指天上,如天空、高空、晴空万里,体现了天空摸不到、抓不住的虚无特点。也指天和地之间的空间。如空、空际。凡是在空中活动的都可以加上一个“空”字。如空运、空投等。

“空”由具体的空间又扩展为指没有东西,凡是空无所有的意思也都可以加上“空”字。如空手、空心等。还可以用作使它空的意思。“空”进一步引申为抽象意义的空,就是没有内容、没有效果的意思。如空想、空谈。


“神”“仙”字该如何解析?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人类在其生活的现实世界之外,还创造了一个复杂深刻的幻想世界。那个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是现实心理需求的反映,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神”与“鬼”,就是那个幻想世界中的重要成员。鬼神崇拜自古至今都一直存在,而神与鬼的本质不同,可以用古人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天神曰神,人神曰鬼”。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10)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在许慎看来,“神”是一个会意字,其意义由“示”和“申”组合而成。“示”字小篆作不,《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这里对字形的解说未必符合其最初面目:甲骨文中的“示”字,研究者普遍认为是象形字,表示祭祀时所使用的神主、木表之类的道具。不过,用“示”做偏旁的字往往跟天地神明、宗教祭祀有关,是没有问题的。

“神”以“示”做部首容易理解,但为何从“申”就不那么好说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就不同意许慎的观点,认为“神”只是个以“申”为声符的形声字,这或许更加简明合理而容易被人接受。后来,古文字材料的丰富可以让人们做出新的解释:

“神”字的金文有单写作“申”形的,而“申”是个象形字,象雷电之形,人们在其上添加“雨”旁,写作“電”,就专表雷电的“电”。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怀有敬畏,认为天地万物都有主宰的神明。雷电这种剧烈的天象更体现出上天的威力,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于是人们可能就在“申”字上添加了“示”旁,造出“神”字,表示天上的神明。

回到许慎,许慎认为“申”字表义,是有他的道理的。许慎把“申”字解释为引申,即“引出万物”,按照许慎的意思,这个“神”的所指就相当于造物主了。人类有了抽象思维后,对世界的起源抱有浓厚的好奇心,这也是与存在感密切相关的心理需求。了解我们自身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才会对现状及未来感到真实和有希望吧。世界各民族往往都有创世神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圣经》中的七天了,而我们熟知的中国创世神话,就是盘古开天辟地了。

中国的开辟神是盘古,他跟西方的上帝的区别,在于只开辟而不主宰。盘古开天辟地后,自己就死了,但死了的盘古并未消失,他的身体化作万物,又发挥了创造之功,有了永恒的价值。古人最有文学性的记载是:“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真是气势磅礴啊!与上帝相比,盘古显得更加伟大和无私,这样的幻想也符合古人的思维,即天人合一。

神可造物,故凡天地万物都可有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风有风神,雷有雷神。古时还有人将天地两分,“天神曰神,地神曰祇”。不过这个分类并不大常用,一般都不论天地,只统称为“神”,或“神祇”。神可造物,于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发明者也成了从天而降、不同于凡人的神,比如发明火的燧人氏、尝百草的神农氏、造字的仓颉,等等。有了各种不平庸的神,人们的生活才有秩序,才有进步,才有未来。

这个字难认么(这个字你认识吗)(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