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百年也难得遇到一个周璇。”

她是中国第一个双栖明星,一生拍摄了40多部电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

那首家喻户晓的《夜上海》风靡近百年,到现在依然是老上海奢华而忧伤的标志。

与她耀眼的事业相比,周璇的人生显得些许黯然。

她短短37载人生,5年在精神病院度过。

她有3对父母,却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

她有3段爱情,每段都倾尽所有遍体鳞伤。

是什么让她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却在生活中屡屡受挫?

三毛曾经说过:“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辗转流离的童年,爱而不得的感情,在想要得到幸福的路上,周璇从未放弃过追求的脚步,也从未放下过想要被爱的执念。

但她忘了,人的一生,不过是一段自我和解。

自我救赎的旅程,你越放不下什么,什么便越折磨着你。

终其一生,我们都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1)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2)

1920年,周璇出生在常州一户姓苏的人家,本名苏璞。

两三岁时,她被舅舅拐卖到不远处的金坛县,卖给了一户姓王的人家,改名王小红。

金坛县到常州苏家不过短短百里路,却隔断了周璇一生的亲情。

几年后王家夫妇离异,周璇再次成了没人要的孩子,她又被送给上海一户周姓人家,改名周小红。

不过五六岁的孩子,却辗转流离,换了三个家。

她没尝过亲情的味道,也没体会过母亲的怀抱,她所能做的是向不同的养父母讨要生活。

命运似乎特别吝啬给予这个孩子安定和温暖。

周家穷困落魄,养母迫于生计去做帮佣,养父吸食鸦片动了歪心思差点把她卖到烟花柳巷之地。

12岁那年,她被送进明月歌剧社,第一次登台演出,赚了15元工资和40元出场费。

当她把钱如数交给周家父母时,才体会到原来父母也可以对她“好”,她成了周家的摇钱树,孤身一人苦苦撑起一个家。

她不怕苦不怕累,也不觉得委屈,甚至把周家父母当成亲生父母来供养。

童年给了她一生的悲伤,却没给她一丝希望。她自顾自背负着这种沉重的枷锁,一生都迈不开走向幸福的脚步。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3)

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愈,曾经寄人篱下的生活,奠定了周璇一生凄凉的底色。

过去的伤痛,忘掉就好;心中的执念,放下就好。背负过去,就无法行走在将来。

与过往和解,方能与未来言欢。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4)

《圣经》说,当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这扇窗通往幸福或是不幸,取决于你如何把握生活,选择脚下的路。

在明月歌剧社时,周璇遇到了第一段感情,当时歌剧社的台柱子——才子严华对她照顾有加。

她渴望被爱,更渴望爱人。想起童年的颠沛流离,她谨小慎微地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她忘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爱得太过卑微,容易迷失自我。

18岁那年,这对才子佳人在众人祝福中结婚,婚后周璇在歌坛的地位扶摇而上,她的嗓音被称赞做“如金笛鸣,沁入人心”。

常言道“人红是非多”,随着周璇知名度不断提高,媒体常常借机大肆炒作她和其他男星的绯闻,这让严华深陷疑虑。

加之周璇刚怀上的孩子也不幸流产,两个人的感情彻底破裂。

曾经有多爱,如今就有多恨。

三年的婚姻最终以离婚收场,卑微的爱恋没有换来长久的幸福。

而带着感情伤痛的周璇并没有参透爱人不如爱己的真谛去热爱未来的生活,她依然自顾自守着爱情的伤,近乎执拗的自甘堕落。

商人朱怀德趁机而入,假意关心骗取周璇的感情和信任,甚至偷窥她的财产,拿她的钱在外包养舞女。

周璇再一次飞蛾扑火般倾尽所有为爱情付出,甚至忘了曾经的伤疤,她怀孕后挺着大肚子满怀希望找到朱怀德,可对方冷冷一笑说:

“那个孩子跟你一样,恐怕也是领来的吧。”

本以为遇到爱,谁曾想再次遇到劫。自己的救命稻草,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亦舒在《星之碎片》中说:“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生活中所有的挫折、苦闷和烦恼,都应该成为我们更好疼爱自己的理由,与其等待别人,不如自己好好爱自己。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5)

可周璇没有,爱而不得的她,精神时好时坏,甚至有了分裂的征兆。

几年后周璇在拍摄电影《和平鸽》时,遇到剧中骨肉认亲的场景,想起自己曾经被人抛弃,彻底精神失常。

汪国真说:“阳光纵然慈祥,也不能让每一棵果树都挂满希望。”

生活本来就是苦乐参半,太阳都无法让万物尽善尽美,何况平凡的我们?

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接纳,试着放下。

用生命迸发的春日阳光报答生活遭遇的冬日飞雪;潇洒甩甩头,昂首向前走。

弃你而去的人,不必强留;伤害心扉的,挥手放它走;人这一生,谁来爱你,也抵不过自己好好爱自己。

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握手言和,才能捕捉人生大大小小的快乐。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6)

在电影片场精神失常后,周璇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即使两度被弃,她依然过不了那道坎儿,还幻想能有一个人给自己一辈子的依靠。

本来靠着辉煌的事业,有满满的幸福底气;却揪着不幸的感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

在精神病院的时候,画家唐棣走进了周璇的生活,她再度倾其所有打算托付一生,幻想唐棣能够给他想要的爱,后来周璇再次怀孕,唐棣却因为诈骗罪锒铛入狱。

遇人不淑,屡次被嫌弃,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和解不了错误的自己。

唐棣入狱后周璇从此一蹶不振,精神一直非常差。

她参不透的,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依靠。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7)

既然靠不住爱人,她转而奢望依靠亲人。

一次,儿子去精神病院看望周璇,病中的她死死抓住儿子的手拼命哀求。

“儿啊,你要赶快长大帮帮妈妈!”

人这一生,如果始终寄希望于别人,就永远没办法掌控自己的快乐。

面对生活,如果深陷过往,自己都无法放过自己,就更指不上别人对自己的救赎了。

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说:“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既然成全,便要看淡,学会放下,与自己和解。

周璇病重时,她找寻了一生的亲生母亲顾美珍找到了她。

母亲顾美珍深知周璇这些年经历的辛酸苦楚,选择等周璇病情好转再与她相认,可不久后周璇病情迅速恶化,母女二人虽然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远在天涯。

极尽一生,周璇都没能与自己曾经的伤痛和解。

大千世界纷繁嘈杂,遇到苦涩,要懂得放过自己;遇到坎坷,要懂得鼓励自己;遇到过错,要懂得宽容自己;遇到任何事,永远记得先要和解自己。

与自己和解,不纠结过去,不沉迷伤痛,无论生活以何吻我,我将始终报之以歌。

与其纠结,不如放下;与其苦闷,不如和解。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8)

人一生为什么要和自己和解(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9)

周璇的《夜上海》中有句歌词:

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

这句歌词阴错阳差地唱尽了她人生的凄凉,童年颠沛流离,婚姻惨败收场,感情屡次受挫,终其一生她都在为自己放不下的执念买单。

佛说,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人生路上,要学会放下,与自己握手言和。

学着放下过去的苦难,练就纵使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豪气。

学着接纳生活的挫折,练就回首向来萧瑟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学着包容自己生命的缺憾,享受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的从容。

别和过去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生活过不去,因为生活还要过下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自己还要活下去。

和解自己,悦纳人生,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