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 薛思思

幼儿园我的梦想摆拍造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1)

舞蹈《妈妈的花摆裙》

近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童心向党——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结果揭晓,由江苏省盐城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大丰区文化馆副馆长张霞编创,19名平均年龄12岁的学生表演的舞蹈《妈妈的花摆裙》获“小荷之星”荣誉称号(金奖),指导老师张霞、常青获“小荷园丁”荣誉称号。据了解,“小荷之星”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少儿类舞蹈比赛的最高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妈妈的花摆裙》获得江苏省群众文艺的政府最高奖——“五星工程奖”;2021年10月份,《妈妈的花摆裙》还在苏州举行的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谈起创作的初衷,张霞对记者说,疫情暴发后,护士医生奔赴武汉,很多妈妈和女儿告别的场景让她深受感触。于是,她便想到从地方抗疫、母女分离、遥相思念这个小切口入手,创作一支舞蹈作品,来表达许多孩子对远方妈妈的思念之情。

《妈妈的花摆裙》以当前人与疫情博弈为背景,以人性亲情为小切口,用充满童真而优美的形体语言将真挚情感注入观众心中,讲述了身为医生的妈妈坚守在防疫一线,女儿向妈妈表达深深思念的故事。整支舞蹈优美动人,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可爱的姑娘们曼妙起舞:当“女儿”缓缓展开手中的花摆裙,是思念有形,默默陪伴;当“女儿”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花摆裙穿在身上,是对坚守一线的妈妈的钦佩,是向往成长为像妈妈一样的人;当姑娘们手中的扇子展开变成隔离的屏障,“女儿”和妈妈远远挥手拥抱,是来自母女双方心底的加油在呼喊;当音乐渐歇,“女儿”把妈妈的花摆裙悉心叠好,紧紧抱在怀中,是纯真的童心融入了对妈妈深深的思念中……

再好的构思,也需要好的演员,而演员也是这支舞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2020年4月,指导老师张霞从城东实验小学选拔苗子,由于疫情影响,家长大多不愿意孩子分心学习。整个城东实验小学只选到了19 名学生,条件也不是很好,高矮胖瘦都有,这样的一支队伍要与众多专业团体争夺为数不多的金奖名额,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领舞的孩子叫徐睿妍,她并不是条件最好的那个,但最后能成为领舞者,与她自身经历分不开。徐睿妍三四岁的时候,便因为一些原因和妈妈分开了六七年,一直到五年级,妈妈得知她参加了舞蹈比赛,才特地回来陪她。正因为自己有和舞蹈中女孩类似的经历,徐睿妍每次听到老师启发情感时,便能勾起对妈妈的思念。这种触景生情的情感流露,让徐睿妍在排练时更加投入。“领舞这个角色冥冥之中就是为徐睿妍量身打造的,她在这个舞蹈中的蜕变和努力我真真切切地看在眼里,她很热爱舞蹈,也很珍惜舞蹈,我对她说‘你可以通过这个舞蹈来向妈妈表白,妈妈肯定能看到你的优秀’。她的神情非常有层次感,每次都能打动我。”张霞告诉记者。

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舞台中央,即使平凡也能荣耀发光。《妈妈的花摆裙》开场只有18个队员上场,一直到最后两分钟,场上才有了第19个队员。后出场的小女孩叫范晓诺,即便她上场,能照到她的灯光依然很少。“晓诺是所有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当时入选时上三年级,个子不高,舞蹈基础也不是特别好。”常青告诉记者,“我们开始把她作为替补队员,对她没有过多要求,但其他队员在舞台上训练,她就在舞台的角落练习,从来没有闲着,和场上队员一样刻苦流汗,从来没有抱怨一句,甚至不是自己的舞蹈动作也能完整地跳下来。”“我们的队伍有一种‘女排精神’,吃再多的苦也从不退缩,其中范晓诺就是激励全队士气的重要力量。”张霞对这个不被灯光照耀的队员怜爱万分。

每个学生都不可或缺,很多孩子一开始找不到情绪,张霞便对她们说,想象一下,如果你们的妈妈在武汉,或在其他地方抗疫,想见却只能隔着冰冷的屏幕或厚重的防护服,那会是怎样的心情,希望大家把对妈妈的所有的情感饱满地表达出来,不然台下观众很难有共鸣。“还好,19个孩子都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极致。”张霞说,通过这个舞蹈,孩子们也成长了很多,更能体会医护人员的不易和母爱的伟大,也希望通过这个舞蹈,让更多人知道白衣执甲的英雄背后,也有很多“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

别看拿奖时风光无限,平时的训练是十分枯燥辛苦的。从2020年4月27日开始,每天放学后19个女孩就齐聚练功房苦练基本功。她们当中有近一半人对舞蹈是零基础,必须从压腿、踢腿、下腰、劈叉、开肩等开始学起,排练一天都不能中断。高强度的训练,无数次的动作反复,无数次汗水浸透练功服,是这两年孩子们的日常。她们比赛时用的已经是第4把花扇子了,而之前的3把在日复一日的排练中早已磨得褪色,那成堆训练用的花扇原来棱角分明的手柄,早已被孩子们的小手磨得光滑发黑。“舞蹈的成功都是靠一点一滴练出来的,没有其他捷径。”常青说道。

这个节目从初步成形到最后的完美演绎,别人看到的都是掌声、鼓励声,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从选人、音乐、服装再到每天为孩子们准备饮食,两位老师事无巨细。平常排练十天八天可能就结束了,但这支舞蹈两位老师却坚持了两年,风雨无阻。无数个彻夜难眠,无数次灵感波动,才换来这无数的掌声。

“这支舞蹈已经刻到了孩子们骨子里。”从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到全国“小荷风采”,一路走来孩子们付出了太多。即使很累,但只要“花摆裙”的音乐一响起,所有人都能一下子进入状态……孩子们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当评委亮出9.742的高分时,所有的伤痕都化作了最真挚的喜悦。对于孩子们来说,“五星工程奖”“小荷之星”是什么或许她们并不清楚,但从老师的表情中,她们能感知到这些奖项的分量。

“孩子们努力,也同样幸运,这个作品获得这么多奖,让她们深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张霞说,这也是她从事群文创作26年以来,最满意、最感动、最心疼的一个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