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个天津的鱼友发给我几张照片。大致意思,一年前买了不同厂家的滤材。

最近,他把滤材拿出来洗,发现某品牌滤材严重粉化,而龙甲的滤材依然耐用。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1)

这就是鱼友使用一年后的某品牌细菌屋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2)

这是我们龙鱼指甲的亚马灵感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3)

摆放很费功夫啊,佩服

鱼友说,经过时间检验,你们的滤材的确一分钱一分货。买的时候最贵,结果证明质量最好。

那么,滤材,究竟有没有差别呢?

今天我给各位讲一下,滤材里的门门道道。

我尽量以简单的方式把我所了解的滤材制造中的关键点,告诉各位。

1:原料的差别

我记得亚马灵感差不多7-8种滤料。同一种原料,价格从几百块钱一吨,到上万块钱一吨,价差10倍以上。

这里面的差别,大家自己算。

我可以很负责的说,我们全用好的滤料。

有时候,滤材看着很像,实际上,光是未加工的滤料质量,就差了太多。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4)

左边是哥斯拉,右边是亚马灵感

2: 选料的概念

我们生产滤材时,一定是先有概念:什么原料和什么原料可以放在一起,不能放在一起。

这是一种专业的习惯及标准。

市面上一些滤材厂家,生产滤材的时候,没有这种意识。基本上,哪种原料最便宜,就把哪种原料做成滤材。

当我们站在专业水处理角度上,考虑滤材亲水性、培菌性、孔隙感应……等等等等时,一些滤材厂只考虑——滤料的成本是不是最低?

从滤材立项开始,大家就是两种想法。我们想着怎么把滤材的最好效果做出来,有人想着怎么用最廉价的滤料来做滤材,卖的便宜,赚钱又多。

好比我写歌,已经在考虑哪一句旋律填哪一句歌词,能感动更多人,一些作者还在想,怎么把文字都怼进旋律里。

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5)

观念和技术的差别,必然导致结果,差了很多。

我们明知某种滤料和某种滤料,放在一起,肯定会粉化,首先会否定这种方案。有些厂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滤材生产出来。

严重粉化,懂滤材的人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6)

滴流盒中的亚马灵感

3:工艺差别

滤材的工艺是消费者看不见的。工艺不同的滤材,只要一使用,马上能感受到对水的不同改善。

很多厂家认为滤材有孔,就能培菌,这很业余。

加之消费者对滤材本身的不了解,导致很多人以为,只要眼睛看到滤材表面,洞洞多,就是好滤材。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7)

这个洞洞多不多?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8)

以前我们讲过,硝化菌种类不同,所以,培菌的房子,要不同尺寸。

这就引出了,我说的,工艺。

龙鱼指甲的哥斯拉,采用的是多孔结构,微米级和纳米级,两种孔。用来培养不同尺寸的硝化菌。

其次,滤材中,孔和孔的贯通性非常重要,记住啊,贯通性,非常重要。

这好比什么?好比蜂巢,内部必须四通八达,便于水的流通。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9)

大孔套小孔

市面上很多滤材,看着表面有洞洞,其实滤材内部的孔与孔之间,根本不贯通,全都是“死路”。好比什么?好比这块石头。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10)

看着洞洞多,其实内部贯通性很差

这样的滤材,水在滤材内部不流动,无法高效培菌,这个道理,够浅显了吧。

另外,滤材的孔过大,并不利于硝化菌着床。这些,很多滤材厂,并不懂。

当然,什么双孔啊,贯通性啊,都可以在说明书上胡写,反正消费者也看不出来。

但是哦,滤材入水24小时,多孔、贯通性出色的滤材,会让水一夜之间清澈无比,这是每个消费者可以用眼睛看出来的。

养鱼的滤材有猫腻吗(养鱼的滤材真的大同小异)(11)

没有这种工艺的滤材,牛皮吹上天,没效果,就是没效果。

所以,简单说,滤材的差别,就是3点

1:原料等级的差别,价差很大。

2:选料的概念,专业和不专业的体现。

3:工艺,这是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也是滤材的核心。

每次苹果升级,都会说芯片升级了。消费者懂吗?不懂。但的确发现处理文件时,速度更快了。

钱,花哪了?

钱都花在科技和工艺,带来的优质体验感上了。

滤材,也一样。

所以,没用过好滤材的人,千万不要说滤材都差不多,滤材,差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