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过一年的成语(一天一成语观过知仁)(1)

一天过一年的成语(一天一成语观过知仁)(2)

【成语名字】观过知仁

【成语拼音】guān guò zhī rén

【成语释义】观过知仁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指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

【成语出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观过知仁”。

【成语造句】

1.性惶惧自首,具述父言,与语道:“汝以亲故受污名,还可原谅,古人所谓观过知仁,便是为此。

2.高宗缘保母劬劳之恩,并极尊崇之义,虽事乖典礼,而观过知仁。

3.通过对他所犯错误的分析,也可了解他的为人,这就是古人说的观过知仁的道理。

一天过一年的成语(一天一成语观过知仁)(3)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孙出门打猎,费了很大劲,才猎到一只小麋鹿。于是,他高兴地让自己的手下秦西巴将它带回去,准备杀了吃掉。

秦西巴在返回的途中,发现小麋鹿的母亲一直跟在他后面,并不时发出阵阵哀鸣声。秦西巴于心不忍,便把小麋鹿放了,母鹿和小鹿高兴地跑回了山林。

孟孙回来后,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才捉到的麋鹿被放跑了,很生气,问:“我捕到了小鹿,你却将它放走了,这是什么意思?”秦西巴回答说:“路上母鹿一直跟在后面哀叫,我实在不忍心,就私自把小鹿放了,让它跟母鹿走了。”孟孙勃然大怒,将秦西巴痛责一顿,然后把他赶走了。

但是三个月以后,孟孙又将秦西巴召来并委以重任,让他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孙说:“他既然不忍心看到小鹿遭难,又怎么会忍心陷害我的儿子呢?”

【成语寓意】

秦西巴因为先前放鹿的过失反而得到了孟孙的信任,这正是由于他内在的仁德。了解一个人,不仅要看到他的优点,还要对其缺点有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些需要人们做细致的观察、分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

一天过一年的成语(一天一成语观过知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