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之可怕,在于“成自然”,一旦太频繁,太熟悉,你就被它主宰着。
不干“不喜欢”干的事,心情会好一些。此说我们都赞同。但一个哲人说,为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境的宁静,每天要做一两件“不愿意”干的事。我琢磨多天,并检视自己的行状,恍悟此说有道理,它所聚焦的是:抵抗一些习惯。
个人习惯中有好的,如爱清洁,早起,走、坐、站姿端正,待人谦和有礼,为走在后面的人把住门,排队;有坏的,如随地吐痰、扔垃圾,当众掏鼻孔,在不抽烟者群中抽烟。有中性的,即在私下无伤大雅,公开场合做却引人侧目的,如自言自语,裸露。
以上是大体而论,具体到人,特别是老出火候的人,被漫长岁月赐予诸多习惯。在加州硅谷,一个上班族的男子,学历和本领都十分优秀,却无法在任何一个公司待得长久,因为早上开车上班,如果一连三个十字路口都遇上红灯,必打道回府,理由是:红灯主凶,恐招祸患。30多年前,一个新移民,买了二手车,每天开着去上英语补习班,他每次只加五块钱的汽油,即使油箱大半空着也不加满,刚好够对付从学校来回一个星期,以此限制自己驾车出游的奢侈欲望。
习惯之可怕,在于“成自然”,一旦太频繁,太熟悉,你就被它主宰着。在唐人街看到许多老年同胞,走着走着,忽然运气,来一声洪亮的“哎吐”,一坨雪白或浅绿的浓痰落在乌黑的柏油马路上,路人闪避,摇头,骂娘,他均不以为意。有什么办法呢,他吐了几十年,在故土的村野、墟场,稠人广众处,谁都这样,他早已麻木,连吐痰这动作也由下意识驱动。扔空烟包亦然,从口袋里掏出,抽出最后一根。捏扁,手张开,烟包落地,何等利落的水到渠成。
我对习惯的警觉,是从看微信发现的。有一位极热心的国内文友,每天推出公众号,年来转载了我许多作品,我极为感激,曾向他多次致谢。我在国内居住时有意快递自己的新书给他,他婉拒,说自己买。我迄今不知他的姓名、职业、年龄。最近,他停止转载,每天浏览他的公众号,渐感失望。不愉快累积起来,生了疑问:是不是冒犯他了?就此作了痛切的反省。于他,选谁的作品具有完全的自由。于我,虚荣心膨胀,却浑然不觉。
这里隐藏着普遍的人性——习惯一旦定型,就形成一个“新基准点”。还是以作品被公众号转载为例,如果对方纯然出于欣赏,并无功利计算,只是“偶一为之”,那么,被转载一方是由衷地感激的。这是一个基准点。如果转载持续,每天必有你的作品,不止一篇,重复数十次以后,新基准点建在“天天受捧”上。一旦对方停止,你的挫折感,乃至怨愤、仇恨就滋生。由“既成习惯”产生的情绪,不管“基准点”怎样转移,其“体量”变化有限。被家长宠坏的孩子上了大学,父母给的零花钱每月达五千元,这就是儿子眼里的“理所当然”。后来,零花钱减为四千、三千,他的天就塌下来了,要死要活。尽管同学中的贫寒者一个月连三百块也拿不到。这就是中国的老话——“升米养恩,斗米养仇”。
明了这一极易患上的“习惯”病,我们要怀着警惕,力求不要使一些事情定型,如别人的帮助,如热心人的提携,如让你天天自我感觉良好的奉承,单向的受恩尽可能及早规避。少吃、不吃“免费的午餐”,不但为了“不占便宜”,更为了维护心理卫生,做一个明达的人。(刘荒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