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早已把“Party”喊在嘴边,而英文的解释就更具体了一些,“get together(聚会)、by invitation(主持)、for pleasure(欢乐)”。

派对内容(派对的真相)(1)

“派对”也有源起

派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美国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在南非海岸发现了16.5万年前人类的派对痕迹,而随着这支已形成一定语言和文化的现代人大约在10万年前最先到达亚洲,5万年后移居到澳大利亚,约3万年前到达欧洲,2万年前移民美洲,这样,派对也随着先人的足迹,传遍了整个地球。由此可见,派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也许是聚集在一起观看有表演性质的宗教仪式,或者在分食兽肉之前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或者有主持者,或者没主持人,大家自发的一种活动,但不论如何欢乐的气氛是毋庸置疑的。

“派对”的中心意思是“社交聚会”、“尽情欢乐”。所以派对活动大体上是有两重意义的:一是尽情欢乐,二是促进社交。派对是一种充满生活质感的奢侈运动。现代生活一方面步调太快、压力太大,高雅精致的派对,便成了现代人业余生活的首选。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与老友浅酌,与新朋低唱;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派对上的这份随意、优雅的情调令人心驰神往。派对中还可以结交朋友,甚至在轻松的交往中就可以解决公关场上处心积虑都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派对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积极沟通和交往的态度。

派对内容(派对的真相)(2)

“派对”在中国

提到“派对”大家多认为它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派对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最早是先到亚洲的,而作为亚洲最大文明古国的中国也是形成这种文化的先驱。从古代文献资料里不难发现,古代中国人是很喜欢举办和参与各类聚会和宴游活动的。

当然,作为“Party”这个词汇的引入还是近代流入中国的,这首先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洋人把它带入上海,后由教会大学生把这洋社交流行起来,所以初时的派对属于“学院风”,注重的是对人文艺术的探讨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比如上海圣约翰、沪江两所大学的学生中不乏Party高手,贵族女校如中西女中专还设有家政课,教学生如何在家庭Party中当好女主人的角色等。当然,那时的“派对”还只是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贵族上流社会的专属。

这种活动直到“文革”前,还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延续着,一些学者名流等高知界人士仍在一定的区域内保留一方自己的生活空间。比如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一个著名沙龙,女主人就是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她常常在自己家的客厅里举办各种聚会,大家围绕生活、学术问题畅所欲言,其乐融融,是一种独特的派对活动。可见,中国自古就已经有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派对,只是以前不叫派对而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尚族群的生活方式更是随之改变,各种形式的party早已成为时尚圈、海归人士、都市白领的社交方式。现在正以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发展着。

派对内容(派对的真相)(3)

“派对”在欧美

派对虽起源于亚洲,但却在欧美有了长足的发展。派对活动最初是欧洲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习惯,逐渐流传下来。欧美派对的源流是中世纪的骑士聚会和有一定主题的“沙龙”,这两种聚会当时都是在主人家中举行的,他们认为家庭的氛围才是最友好、最适合朋友间无拘无束交流的所在。

有人说法兰西就是由卢森堡元帅夫人的沙龙塑造出的,而1874年随着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德加和塞尚等31位画家在巴黎卡皮吸纳大道的一场“主题派对”则催生出了印象派油画,及至各种鸡尾酒会、化装舞会以及私人派对等。英国人经常在自己家里开派对,据说英国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就已经懂得在房间里与小朋友们联欢了。

派对内容(派对的真相)(4)

法国的派对起源于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舞会,从此开始风靡各种聚会,使奢华派对达到了一个高峰,而现在派对则走向了大众。法国的派对通常是有主题的,一般中产阶级都很热衷,普通蓝领也一样。正像有人所说,如果在法国工人区看见很多机修工一本正经地开哲学专题沙龙,无需特别奇怪。

在美国,派对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了,几乎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举行派对活动。派对中有些“潜规矩”,比如第一是最好带些鲜花、美酒之类的礼物。在庆祝主人搬入新居的“暖屋派对”上,美国人一般还以盆栽、装饰品等家居物品作为礼物。第二是注重着装,主人一般会在请柬上注明对服装的要求。

在法国,如不注明则说明要穿礼服;英国的礼服业相当发达,几乎每个小镇都可以买到很正式的晚会礼服。在派对上,连平日穿着随便的大学生也会穿着性感的曳地长裙出入,如同去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样,穿着随便倒比没有带礼物让人尴尬得多。


派对内容(派对的真相)(5)

多种“派对”

派对作为风靡世界的一种文化活动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比如聚集式最为随意,只要主办人提前发个通知,说明派对的时间地点就行了。也有顺带放上一个签到表的,表格要求你回应是否参加以及参加时可能会带哪类饮食。到了派对那天,各人就都会三三两两地带上一些食物,或自己做的饭菜,或商场买的点心饮料水果等前去参加的,既任由来者分享,自己也去分享别人的。而主办人的任务是联系场地和布置场地,一般是借公园一隅或机构的大会议室。派对的内容多为演讲、跳舞、玩游戏等,主办人多属学校、公司、公共部门等等。

家庭式,就是以一家主人为主办者,借节日或其他什么名目邀请别人前来参加的派对。通常都是主人款待一切,来客多为熟人,也就无须过于拘礼,大家随意吃喝,尽兴为妙。

至于宴会式的派对,一般既有生活的又有商业的。生活方面的常有生日派对、节日联欢、乔迁宴会等;商业派对常常是一种由公司或企业举行的庆祝派对。这种派对一般餐饮和歌舞相结合。此外,近年来在年轻人当中又开拓了许多花样翻新的派对形式,比如沙滩派对、锐舞派对、单身派对、赏秋聚会、野炊聚会等。

随着人们越来越将开派对视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凡事都喜欢用开派对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派对就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自觉,一种生活方式。


LADY社会与旅行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