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戴苏越
时下,怀旧似乎成为了最流行的时尚。前脚朋友圈在为周董10年前的演唱会人声鼎沸,后一秒全国的“轻熟男”们又都在屏幕前舞动着不再矫健的身躯跟着“甜心教主”王心凌跳起了曾经伴随着他们青春的《爱你》。
有的时候,万事万物并非越新越好,相反,岁月会为我们沉淀出更让人心动的美。不仅是1982年出生,39岁的王心凌,还有成功把她再次捧红的《乘风破浪3》。
王心凌出圈引起热议
《乘风破浪3》自开播以来,各大娱乐号和博主们往往把放大镜聚焦在三十位不同年龄、职业姐姐们的表现和性格、她们各自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情感经历、团员们的相处细节,甚至还有“宁那贝儿”组合——那英、宁静两位“大姐大”的battle动图,其实,《乘风破浪》这档综艺本身的“进化史”和“成功学”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综艺不好做,尤其是要连做三季以上还得口碑热度双丰收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当我细看今年的《乘风破浪》再去回看第一季的时候,我个人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这个综艺是在“升级”的,这种“升级”不是那种简单地去总结前两季哪些点是成功的,然后在这些成功的点上加强加强再加强,也不是运转“钞能力”去打造更烧钱的华丽舞美效果,而是号准了观众的脉搏、时代的脉搏,对整个节目的精神内核和风格进行提升——俗称:格局打开。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能一炮而红,靠的是一个词:敏锐。
想当年,《姐姐1》横空出世的时候,内娱还是偶像饭圈横行天下的局面,几档综艺聚集起一批十几岁的少男少女,火速把一批“练习生”通过“偶像团体”送上了“顶流”的宝座,一时间呼风唤雨。然而众多以女性“资深八卦群众”觉得,自己喜欢的那些“姐姐级”艺人,要美貌有美貌,要业务能力有业务能力,凭什么仅仅因为年龄过了30就比年轻人少了那么多关注和机会——女性在娱乐圈难道只能吃青春饭吗?
芒果台确实在对的时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来自中国女性的能量和呼声,如果我们需要去总结《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战胜对年龄的焦虑,展现30 女性的精彩和魅力。
可以说,第一季战胜焦虑的主题是“憋着一股劲儿”的。然而,这种“紧绷感”在《乘风破浪3》中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弥漫在这个综艺中的一种让人非常舒服的“松弛感”。
这种松弛感首先表现在了节目在素材的展现和选择上力求对抗社会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要把三十个30 女明星聚在一起竞争,肯定第一反应是“哈哈,有好戏看了”——所谓“女人就是事多”“三个女人一台戏”嘛,何况是一群大龄女明星,还不是个个使出浑身解数相互攀比、拜高踩低、拉帮结派、明枪暗箭、绿茶凡尔赛……然而现实狠狠打了这些好事者的脸,聚在一起的姐姐们非但没有变成勾心斗角的“后宫”,反而成为了人才济济的“项目组”——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相互配合、欢声笑语、张弛有度——上班运筹帷幄拼事业,下班撸串放飞一起嗨,就连出了名难搞的那英和宁静都表现得像两个英雄惜英雄的江湖前辈。
那英在微博晒出与宁静的合影
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刚才对《乘风破浪3》的一个形容——项目组,这是我看到现在以来最有意思的发现。和第一季相比,《乘风破浪3》则是大大淡化了那一堆专有名词的“偶像宇宙”,用这些既有美丽又有魅力还有国民度的姐姐们打造了一个纯女性环境的“虚拟职场”。
《乘风破浪3》的赛制首先推出的是前两季的冠军宁静、那英两位重量级“师姐”,担任“护送者”的角色,接下来逐一亮相的30位姐姐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和全员声望投票产生六位队长,这六位队长分为两组,以“同盟”的形式分别归入两位师姐的麾下,在第一场公演中进行PK对决,剩下的成员则是以队员的身份加入他们的队伍形成一个小团队,认领一首作品进行排练直到最后的演出、观众投票,决出胜负。
《乘风破浪3》启航曲《乘风》MV画面
如果我们跳出唱跳这种文艺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组织结构像极了职场的日常:宁静和那英领导的同盟就像是两家势均力敌的公司在争夺一个招投标项目,每一次的公演就像是面对评审(有投票权的观众)的大型PPT现场——两位气场强大、经验丰富的师姐就像是公司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她们的必胜意志和昂扬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的主心骨,她们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为公司的工作指引方向,她们带领着一群公司负责具体项目的主管,也就是队长们,她们具备领导者所看重的可以带领一个团队的气质:无论是阿雅的沟通能力还是谭维维的专业素质,甚至是于文文那种看似很拽但是为了团队尽心尽力能扛事儿的leader。
而剩下的队员们作为团队成员,公司的“普通员工”,她们的选择既是选领导,也是选项目(公演歌曲),根据他们每个人的个人规划选择加入不同的团队,力求实现最大的个人价值。在这个浓缩的“虚拟大职场”场中你可以看见你熟悉的形形色色的“同事”们:曾经辉煌有过硬实力的“大姐”张蔷,社交牛逼症自来熟但是业务生疏的徐梦桃,海外同事有语言障碍但是业务上能帮助大家的郑秀妍,在家庭和事业中难以取舍和平衡的黄奕,性格柔弱努力融入的外地同事王心凌等等等等。
乘风破浪3剧照(吴谨言 黄小蕾 王心凌 吴莫愁)
《乘风破浪3》没有去着重刻画这些形形色色的职场人所带来的的问题和内耗,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描写姐姐们在一个良性的团队中如何相互协助、取长补短、彼此分担,在一种舒适的氛围中实现女性的互助、互爱,最终相互成就,这样一种感觉是松弛的、令人神往的,也是观众在观看这档综艺时能发自内心感受到一种愉悦力量的原因。于是,完全零基础的王紫璇和张俪在公演舞台上和职业摇滚女孩一起酷酷地玩起了贝斯和键盘;职业运动员徐梦桃得到了天后那英的“超级VIP私教”,在因为训练缺席排练的情况下依然顺利在舞台上放歌;韩国姐姐郑秀妍在一群人的助攻下中文进步神速,反过来又用自己超强的职业女团经验带领队友向前冲……
乘风破浪3剧照(王紫璇、张俪、徐梦桃、郑秀妍)
如果说综艺是一场造梦,曾经的偶像选秀综艺为年轻人造了一场鲜衣怒马,一战成名天下闻的美梦,那么《乘风破浪3》面对已经扎根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的你我他造了一个更踏实也更真实的梦——它试图展现一个“女性职场”最美好的样子。
同样,在一轮轮竞赛中,《乘风破浪3》折射出来的女性魅力侧重点也不再是以往同类综艺中的那种“努力刻苦”“默默奉献”“善解人意”,而是一个很新颖的角度——沟通力、组织力和决策力。相比于公演这个华丽的“结项PPT”,在这之前的组队、准备和博弈阶段其实更有看点和亮点,所有的成员几乎一直在交流、发言、开会讨论。
团队的形成是沟通的艺术,无论是宁静、那英面向六位队长的招兵买马,还是两边同盟招揽组员的口号和演说,亦或是所有组员在领导到来前的social交流时间,都展现出一种松弛而有效的“说服的艺术”。而当女性成为带领团队有影响力的领导者,相比于努力、理解,更重要的素质则是智慧与谋略,《乘风破浪3》进行到目前为止几场比较经典的“战役”都在突出姐姐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四个舞台的抢歌大战中,那英宁静如何带领手下的队长通过虚虚实实地分配小红花得到自己喜欢的歌曲;两位队长如何谋篇布局通过每一轮的出场顺序来为组员争取尽可能多的机会和优势;以及每个小团队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开会来分配工作,优化内容,如何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
宁静在鼓励即将上场的于文文队时用一句“姐姐就是要有腔调”来鼓励第一次尝试贝斯演奏的王紫璇。这个“腔调”背后的意义很耐人寻味,因为她接着霸气地说了一句:“不要怂,就是干!”
职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女性“腔调”?
在“经典”的刻板印象中,“年轻貌美”是女性最引以为傲的价值所在,即使是职业女性在文艺作品和媒体的镜头中也往往以“靓丽的时尚女白领”示人。因此,职场女性应对焦虑最初的答案是“对抗年龄”——通过努力即使30 依然青春美丽,元气满满。
很快,女性对自己的认识进化到了“美丽是不需要被定义的”,于是她们用一种多元化的自我认同价值观来对抗来自他者的刻板印象,与年龄和容貌和解,“自信的女人是最美的”。
乘风破浪3剧照(赵梦 郭采洁 张蔷 赵樱子)
但这一切依然无法彻底治愈女性在职场中的焦虑与困惑,因为这样的“觉醒”依然是一种“自省”式向内的自我认同,女性在职场中依然是被区别对待和“独特”的存在,与“主流话语”的疏离决定了女性的焦虑无法从根本上被消除。
曾经,社会鼓励的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这其中的意义是鼓励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职场中的女性角色从原本的“存在即是成功”发展为和男性一样的成功标准——有话语权、有担当力、有领导力,能够引领别人取得集体的成功。
正如宁静的这句“不要怂,就是干”,这种态度是不分性别、没有女性特质的,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面对职业生涯困难和挑战就是要迎难而上,就是要勇往直前,就是要发光发热带领同伴把困难踩在脚下。这种自信的力量感成为了女性战胜焦虑感的源泉。
就像我们在《乘风破浪3》里看到的这些鲜活的姐姐们,身为艺人的她们在30 的年龄里自然无一例外都保持了青春美丽、元气满满,不夸张地说身为观众的普通人姐姐们自然也渴望拥有这样的状态。但是她们并没有通过“持靓行凶”“争奇斗艳”的方式来展现她们的魅力和自信,她们的自信满满地“松弛感”和斗志满满的“腔调”来源有的是她们在自己事业上深耕多年得到的江湖地位,有的是她们全面发展的才气横溢,有的是她们历经千帆之后的处世哲学,有的是她们在潮起潮落之中不变和不悔的初心。
乘风破浪3剧照(谭维维 胡杏儿 黄奕 张歆艺)
岁月会为我们沉淀出最美的东西,成熟的男人如美酒,成熟的女人如美玉。于是,有腔调的姐姐和与他们并肩向前的哥哥一样,价值和魅力会随着时间的磨砺显露出更华美的锋芒。
正如姐姐的前缀“乘风破浪”,描绘出的是一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大气和疏阔,文艺是时代的留声机,通过《乘风破浪》3.0折射出的那种不断升级的女性自我实现,在职场中奋斗的中国女性“腔调”也必将以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格局继续勇往直前,永不停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