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感叹人生:苦、累、难,辛苦劳累或许是常态,如果再碰上心情不好、气急败坏,那简直对心血管影响极大!
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安贞医院老年心内科主任医师洪昭光教授2021年6月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号“洪昭光谈健康”上谈到:科学实验证明,气、急、累极易导致心脏病。
洪昭光教授表示,很多人,工作疲劳,一直加班,本来已经很辛苦了。辛苦是辛苦,他还不至于突然猝死。但遇到一件生气的事,这个生气一来,包括家庭的生气,包括工作和事业上的等,动脉很快痉挛、闭塞。你看很多人昨天好好的,今天早上还好好的,一会儿说猝死了。①
图片来源:洪昭光谈健康
所以说,如果你本就工作疲劳,就不要让自己太急、太气!
一半的猝死源自劳累和情绪激动!
2020年4月一篇刊登在《中国急救医学》的研究通过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一半多猝死者“太激动”和“太劳累”!②
猝死的诱因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其中,“情绪激动”排第一位!
研究截图
越长寿的人,脸上越透露着平静
常说相由心生。看看那些长命百岁的老人,哪里有性格暴躁的,都是感觉让人如沐春风。
82岁的国医大师卢芳2018年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并有什么养生秘笈可谈,如果非要说的话,那就是“不生气”。
很多人口头上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但真正遇到具体事情时,却又是毫厘不让,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天翻地覆。更有甚者一气之下,就此“驾鹤西去”,也是屡见不鲜的。
他认为调节情志的窍门有三点:
1. 提倡修炼静功。人的精神心理修养,要在静守中去体验,通过调心、入静,或静坐,或站桩,总以清心入静,排除杂念,一心体会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久而久之,则真气充沛,五脏安和,形神健旺,自会长寿。
2. 培养“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可以得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从根源上减少发怒情绪。
3. 培养幽默风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缓解紧张气氛,自然可以减少发怒情绪,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快速摆脱困境。③
79岁的国医大师唐祖宣2015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许多人只重视饮食养生、吃药保健和运动锻炼,却常常忽视情志养生。精神稳定乐观,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正常,人就远离疾病和衰老。
而精神稳定乐观,平时最好做到3不生:
1. 不生馁气:人生不会都一帆风顺,不要一遇到逆境就悲观叹气,失去信心,这样气泄则气衰,气衰就心竭,心竭则身亡。尤其是老年人,要老有所为,欢愉开朗,享受生活,颐享天年。
2. 不生闷气:闷气在胸,郁郁寡欢,不思饮食,胸闷气短,有气无力,危害很大。所以不论男女老少,都不要生闷气。
3. 不生怨气:工作和生活中难免有各种矛盾,对于不顺心的事,不要怨气连天。怨气积压日久,最容易损伤神气和肺气。人应该活的坦荡一些。④
人生修行,更是修心!
来源:健康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