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黄盖是否拥有后人?为何名噪一时的黄家会在后世销声匿迹?究其原因,竟然与练习武术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国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完全与一场著名的战争有关,这一场战争便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孙刘两家合力对抗曹操的经典战役,也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更是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之战。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2)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运筹帷幄,不禁令读者们拍案叫绝。然而在战争中还有一人的表现十分出色,此人正是东吴老将黄盖。在对曹操用计时,黄盖不惜以衰老之身任由周瑜鞭打,目的就是麻痹曹操,以苦肉计击败对方。苦肉计是好是坏,我们不说,但这招也暴露了黄盖一个赳赳武夫的软肋和弱点。

在孙刘联军发起总攻之时,黄盖也一马当先,带领东吴军队冲向曹操的舰船,并借助熊熊烈火烧毁曹操的战船。黄盖为人忠正,对主公向来赤胆忠心,是孙坚的老部将,更是孙策与孙权立足江东之地依仗的重要老臣。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3)

黄盖英勇无畏,颇受孙家父子的青睐,故此,黄盖的儿子也受到了东吴政权的重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黄盖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名为黄柄,此人的长相样貌颇似父亲,甚至在领军方面还颇有见解,是东吴地区一位少有的后辈人才。孙权称帝时,为追论黄盖之功,特意为其封官许愿,承袭父爵为关内侯,加封将军、南郡太守。自此之后,黄柄便成为了东吴军中的将领,为吴国镇守一方之地。可令人奇怪的是,在史书中关于黄家的记载,在黄柄之后便戛然而止了,任何史学家似乎都将其彻底遗忘。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4)

黄柄之后的黄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命运?虽然我们不能从史书中寻找到答案,但是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在东吴覆灭的历史背景下,黄家的消失似乎是必然的结果。吴末代皇帝孙皓,完全是一位昏君与暴君,他既无统御群臣的能力,更无治国的韬略,其暴虐之行早已令国内怨声四起,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人人自危。自东吴名将陆逊去世后,东吴国内更是没有了真正的统兵大将,军队训练连年荒废,士兵士气一度低落。恰在此时,强大的西晋开始了统一大计,晋武帝于公元279年,派兵20万,分三路进军,一路为镇南将军杜预,一路为安东将军王浑,水路则是益州刺史王濬。一路之上,西晋军队势如破竹,直打到建业城下,吓得孙皓只好脱掉衣服,命人将自己绑起来,出城投降,吴国就此正式灭亡。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5)

从此处我们就可以推断,一直秉承父志的黄柄,极有可能是在抗击西晋入侵时战死,甚至连其后代儿孙也因此搭上了性命。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黄柄没有子嗣的可能,毕竟在战乱的年代,忠正的黄柄也以霍去病为楷模,吟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另外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黄盖父子向来尚武,故此对后代的教育方式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最终导致在东吴灭亡后,黄氏子孙再无能力重返政治舞台,最终淹没于历史的潮水之中。

后人对黄盖的评价(黄盖的后人有成就吗)(6)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古人提倡多生多育,其实也是存在一定科学道理的,毕竟膝下多一个子女,后代繁荣的几率便会更大,若是只“几代单传”,则很难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由此可见,黄盖应该学习今人,多多生子育嗣,为自己的家族壮大奠定基础。可惜的是,历史终究不能重演,他在历史上的昙花一现终究还是一幕悲剧。

参考资料:《三国志》陈寿 著 中华书局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