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周金文(西周登鼎金文象形)(1)

西周初期食器“登鼎”及铭文拓片(原器已遗)

■河南邓州 许满贵

商代晚期沿至春秋早期,邓国的铜器铸“登”字;春秋晚期沿至战国,繁体“鄧”字出现在邓国的铜器上。这些金文宛若一部徐徐展开的邓国史,向世人描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魏·曹丕《典论·论文》)

二十世纪30年代,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著录的《三代吉金文存》中就记录了一件西周初期食器“登鼎”(见图,原器已遗)。据其记载:该器通高20.4厘米,口径16.9厘米;圆形窄薄沿,口沿上立耳一对,浅分裆,三条柱足,秀长细高;腹部满工刻铸云雷纹填地、饰外卷角兽面纹三组,内壁铸铭文二字:左边为金文“登”字,右边为象形祭祀“登”字。罗振玉以器定名“登鼎”。

今天简体“邓”字和繁体“鄧”字,源自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刻作“登”,上部“癶”字头(祭祀)、中部“豆”字、下部“两手”三部分组成。“癶”是两足向上,表示升阶进献神祇之意;下部意为双手捧着中间盛满食物的“豆”,祭祀天地。《尔雅》:“豆,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biān),瓦豆谓之登。”豆登,古代盛器,用作祭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五《豆部》:“豆,从癶、豆。象登车形。”卷二《癶部》:“登:上车也。从癶、豆。”卷六《邑部》:“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从邑,登声。”明代梅膺祚编通行字典《字汇》:“登,豆象形、相声,豆即登”。而今见商代晚期、春秋早期的金文“登”字源自甲骨文。

鼎有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盛行于商、周,被视为立国重器、政权的象征。主要用于煮盛食物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登鼎”铭文左边为“登”字,右边为象形祭祀的“登”字,由“癶”、“子”和举着双“手”站立的“人”组成。稽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1571页《子》字释义:“古以子即幼儿为祭祀之尸,引申之子有祭祀之义,此时子当读为祀,皆作子形”,“甲骨文卜辞中的象形举子,以行祭祀之形。”容庚编《金文字典》1860页收录10件铜器10 个铭文“子”字,与“登鼎”铭文拓片上的“子”字同类。

解读“登鼎”铭文,可读释为登人祭祀、登氏族徽、登人登氏祭祀族徽。在没有新的邓氏族徽发现之前,理应作为邓氏族徽的标志。检索徐中舒编《甲骨文字典》、容庚编《金文字典》收录的101个“鼎”字,不见“登鼎”上的铭文“鼎”字书写方法,可见罗振玉以器定名曰“登鼎”。此鼎为邓氏铜器铸铭,邓人举“子”祭祀的形象,活灵活现在读者眼前!左边的“登”字为金文、右边的象形祭祀“登”字,应是对左边金文“登”字的象形注解。象形祭祀“登”字,是邓国邓人创造的特例象形字。

1964—1972年,洛阳北窑西周初期编号120墓内出土有“登觚”、“登卣”、“登爵”、“登斝”,铜器内铸铭文曰“登乍尊彝”,故名“登墓”。罗振玉定名的“登鼎”与洛阳“登墓”出土器皆为西周初期,“登”字写法相类。可知西周早期的邓国贵族曾栖居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