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亭来到了济南,宏巨染厂开始启动,产品也从简单的染布开始朝着印花发展,这一切都说明了产品的变革和大众的需求息息相关。

可是这时候的陈寿亭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已经形成成熟品牌的上海六合染厂的“虞美人”牌的花布,二是准备与藤井合办染厂的訾家父子。

飞虎戏美人,强行定义用户群体

当时陈寿亭遇到的现状是,虞美人的质量稍差,但价格便宜,花布大家图个新鲜,一年也就换一次,所以这质量的问题就被大众给忽略了,毕竟价格还是撬动市场的第一根杠杆。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1)

天津开埠染厂的“貂蝉”虽然质量好,但价格贵,那时候的花布市场还没有市场细分的概念,所以导致中国花布“虞美人”一家独大。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2)

陈寿亭与六合染厂后来产生了一些纠葛我就不说了,只说陈寿亭把“虞美人”的布免费送给乞丐们穿,导致用户普遍对“虞美人”的用户群体产生了“低廉”的定义,当然,这也因为“虞美人”的花布本身因为成本的关系质量,陈寿亭只是把这个缺点放大,并对用户群体进行了强行定义。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3)

于是便有了“飞虎戏美人”这一精彩段落。

=======================================================

藤井低价倾销,以彼之道还至彼身

藤井和訾家的模范染厂开业以后,准备用低价倾销的方式打垮陈寿亭的宏钜染厂,但实际上低价倾销的背后是藤井在东北专卖的高额利润。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4)

陈寿亭将以倾销的低价收入思雅牌花布并在自己中国的地方走私的计划告诉藤井之后,藤井知难而退。至此模范染厂只剩下了訾家父子。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5)

=======================================================

模范厂招标压价,陈寿亭偷梁换柱,一石二鸟

模范染厂从上海请了马子雄出谋划策,为进一步增加竞争力,马子雄提出花布挂浆的工艺,并采用招标的方式进一步压缩成本,这个在今天看来都是惯用的套路了。

这里顺便提一下马子雄的扮演者吕凉,这也是一位经历过话剧舞台历练的老演员了,《围城》中的褚慎明,虽然出场不多,惊鸿一瞥,却让人印象深刻,而且那小眼睛跟梁天好像啊。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6)

借招标的机会,陈寿亭用偷梁换柱的方式为模范厂准备了一批很特别的布。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7)

在陈寿亭等人的刻意安排下,模范厂最终用了这一万件布,而这批布的特点就是,非常不nice,是真的不耐撕。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8)

加上之前陈寿亭为自己厂里的工人每人在劝业银行开了一个户头,用挤提的方式,也顺手打垮了劝业银行。

大染坊经营模式(大染坊中的商业技巧)(9)

至此,大染坊的故事也进入了尾声,这是一部除《天道》之外我非常推崇的电视剧,里面的有些情节甚至可以当作教科书来看,陈寿亭做人,用人,从商,从友都表现出了十分独特的魅力,其实从哪个方面都可以对这部电视剧进行解读,商业技巧只是这部电视剧的其中一个层面,我因为也从事了销售工作很多年,所以在这些地方会比较敏感。

其实早几年前就想从这个角度对《大染坊》做一个总结,今天总算写出来了,好与不好不提,算是我在头条上第一篇很用心写的东西,博各位看官们一笑,便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