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1年,37岁的李成儒被赵宝刚邀请,第一次作为演员,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客串一个文化骗子,演的有模有样。

亲身经历并编出这段故事的冯小刚看后,惊讶的问赵宝刚,这孙子是哪找的演员?

赵宝刚回道,这孙子是我同学。

冯小刚佩服的连连点头:哦,演的真好,跟当时骗我们那个编辑部的主任一模一样。

李成儒听到这段对话后哭笑不得,其实他当时演的像,不是因为演技好,而是因为多年来经商,遇到太多骗子,有点久病成医的意思。

在《编辑部的故事》里玩票后,李成儒才开始尝试做演员,而在此之前,他只在影视行业混了几年,没混出什么名堂,就下海了。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1)

故事要从1954年说起。那年李成儒出生在北京东城一个落败的“资本家”家庭,祖上好几代都是北京人。清末时,祖上在珠市口开的“义和信”绸缎铺,还因价格公道,被一大官员题过“特别特”三个大字。

多年后,李成儒用这三个字为名,在西单开了一家服装城,赚的盆满钵满,名动京城。

父亲在世时,李家家境还很殷实。在普通人家吃不起售价一块大洋一袋的洋面时,李家两块大洋一个的蛐蛐罐就有上百个,名家字画,瓷器古董,更是琳琅满目。

但后来父亲去世,加上“文革”,李家被抄家后,一贫如洗。母亲一手带大了包括李成儒在内的九个孩子。

做为老九,李成儒亲眼目睹了,母亲用扛铁轨枕木,上街卖包子赚来的钱,养育一家老小时的艰辛。

好在最困难时,李家大宅门里的“传承”也没丢,一家人闲时喜欢听京剧,李成儒的三哥后来还考进了北京戏曲学院,做了老师。

因此,李成儒从小耳濡目染,也颇有艺术细胞。

二、

1966年,12岁的李成儒小学毕业,想报考戏校,但因出身不好被拒后,又读了三年中学,16岁毕业,被分配进服装厂当了缝纫工。

但他对于文艺的爱好丝毫未减,经常参加工人俱乐部的话剧演出。加上他家离北京人艺比较近,因此还常去“蹭戏”。

结果,一次,在看一场名叫《针锋相对》的话剧时,他被一个声音极有穿透力的话剧演员吸引,当时就有了拜其为师的念头。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2)

后来一打听,这个演员名叫董行佶,是当时人艺话剧舞台上的“大腕儿”。

于是李成儒趁一次演出开始前,在入口处截住董行佶,直愣愣的说,老师,我想和您学戏。董行佶问,你会什么?李成儒回道,会朗诵。董行佶说,那你明天来人艺宿舍找我吧。

第二天,李成儒兴冲冲跑到董行佶的宿舍,有模有样的朗诵了一首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董行佶见他有做演员的潜力,遂将他收入门下。

后来董行佶也很无私,在分文未取的情况下,利用周末时间,持续教了李成儒十年话剧基本功。那十年,李成儒一边打工,一边每日早起,苦练“功夫”。

1980年,高考恢复后,26岁的李成儒抓住机会,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和赵宝刚成为同学。

然而1981年,进修班毕业后,赵宝刚进了电视台,李成儒却再次因为出身不好,未能如愿分进中央电视台,但正巧央视筹拍老版《西游记》缺人,他觉着“能学东西就成”,进剧组做了场记,一拍就是5年。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3)

那期间,他也想混个演员当当,但因为没有表演经验,加上形象不咋地,连个“妖怪”都没混上。杨洁导演对他说,你演戏了,这么多工作谁来干,去去去干活去。于是他踏实的干了五年。

1985年,眼看《西游记》拍摄结束,在影视圈没机会,31岁的李成儒趁着下海潮,成为商人。他从小生意做起,后来做过“倒爷”,开过服装厂,再后来就在西单开了一家名叫“特别特”的服装城,日进斗金,风光一时。

有钱后,他只穿上万元的西装,几百元的袜子,服务员叫声“李总好”,他就会给100美元的小费。

不过他也继承了父亲的爱好,喜欢“好物件”,在80年代,常常花一万两万的,买了很多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的字画。那些字画,今天随便拿出一副卖掉,都可以投资一部电影。

但他没想到,本为爱好收藏的东西,到最后却真成了他最宝贵的“财富”。

1991年,生意做到顶峰时,他的外汇账面上有1300万美元,妥妥的亿万富翁。但因太过贪心,一次失利后,账面上毛都不剩。不过,他那些家底还在。于是,他后来又联合几个朋友,在北京开了一家商贸公司。

但也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一心扑在生意上,而是动不动就跑去剧组“玩票”。

三、

与电视剧的机缘,就出现在1991年外汇失利时。一天,他带着几个手下,在街头卖冰激凌,恰巧碰到了赵宝刚。那年赵宝刚,刚因担任电视剧《渴望》的导演,而声名大噪。

于是见面寒暄后,李成儒趁机向老同学表达了想演电视的心思。赵宝刚倒也痛快,大手一挥,就给李成儒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搞了个“假何必”的角色。

因为表现不俗,李成儒在随后几年,又陆续客串了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过把瘾》和《东边日出西边雨》。

但本来是玩票,他却在1996年,忽然下定决心,要离开商圈,进入影视圈。李成儒后来透露,这么做是因他当时遇到一个“奇人”。

原来那年,42岁的李成儒偶遇一个易经大师,对方一通操作后,信誓旦旦告诉他:你别做生意了,你做生意起起落落;李成儒,儒乃文也,沾文即火,偏导,演,写。

李成儒一听,就很激动,说:我是学表演的,我正想演戏。

大师说:那为什么不演呢?你演就火。

李成儒不依不挠:有多火?

大师掰着手指头数了五个当红演员,说:和他们一样火。

大师这一说,李成儒更激动了,于是这次对话之后,本就想演戏的李成儒开始清仓查库,把债权债务弄清楚后,于1997年,彻底步入影视行业。

当年,他就与葛优,陈道明一起合作,在俞钟执导的电视剧《寇老西儿》中,扮演了大宋奸臣潘仁美。

但虽然和大腕儿合作,剧本又不错,但自出道以来就一直演“坏人”,李成儒多少还是有些腻了。

就在这时,导演徐庆东找到他说,你经商十多年,阅历颇丰,完全可以尝试更多角色啊。于是1999年,邀他出演了电视剧《警坛风云》中的曾国华。

因李成儒出色的表现,那之后,两人又继续合作了大型刑侦电视剧《重案六组》。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4)

2000年,《重案六组》上映后,李成儒因“大曾”一角,一炮而红。然而说起来,他当时不过才入行3年,算得上出道即巅峰了。

但一向有野心,手里又有钱和资源的李成儒,不甘只做一个演员,即使进了影视圈,他还是不安分,想做投资。

不过他第一次投资电视剧,也是一波三折。

四、

那是2001年,见葛优、傅彪演的《离婚》热播,李成儒拿出40万,直接买断老舍写的另一部作品《我这一辈子》的电视改编权,和马军骧一起攒剧本,还准备找葛优继续做主演,演其中的“福海”。

结果葛优看完剧本直摇头,觉着福海太窝囊了,拒演。还说,请你允许我保护一下自己吧,我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刘方子站在我面前,刘方子写得太压人了。

李成儒怕这么好的本子,弄不好会砸在自己手里,于是转手50万,把本子卖给了巨星公司老板邓建国,只提了一个要求:刘方子这个角色必须由我出演。

那时候邓建国刚刚投拍完三部《康熙微服私访记》,手里有钱,和张国立关系也很铁。

于是,张国立顺利成为导演加主演,邓建国还凭关系找来正在拍《大腕儿》的冯小刚在导演一栏挂了个名,用来造势。

可剧组班子定下来后找演员时,张国立却不想让李成儒演剧中“刘方子”一角了。他打电话给李成儒,开门见山的讲:我觉得你演刘方子不合适。李成儒反问,那谁演合适?张国立说,我觉得王志文合适。

那时候王志文30多岁,刚刚通过一系列角色,成为内地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火到不行,还痞劲十足,的确很适合演刘方子。

但李成儒当然不乐意,毕竟他就是因为喜欢刘方子一角,才买下电视改编权的,但他一时又不知说什么好,想了想只好搬出“合约”,说:那不行啊,你们不让我演,就违约了…

一个星期后,张国立又打来电话,说:经过讨论,刘方子就你演了,但有个条件,你得减肥。李成儒高兴应允后开始减肥,一个月只吃蔬菜水果,硬减了25斤。

形态上过关了,但能否把刘方子聪敏、有胆识的劲儿演绎出来,大家还是心里打鼓,但李成儒从没怀疑过自己,他觉得十拿九稳。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5)

后来果不出所料,电视剧上映后,观众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刘方子。

其实真的很难讲,他和王志文演这个角色,孰优孰劣。反正小恶魔之前写的文章里,一提起李成儒,很多人都对他演的刘方子一角,印象深刻,足可见他的实力。

但这之后,在演艺圈迅速打开局面的李成儒,并没有把心思全花在做演员上,而是时刻惦记着另外一件“大事”。

五、

2002年,王瑞执导的电视剧《刑警的故事》在北京开拍,48岁的李成儒在这部剧中担任了包括演员、总策划、编剧、制片人在内的4个身份。

因此,握有大权,一手挑选演员的李成儒除了邀请圈内好友英达、斯琴高娃,丁岱勇,刘佩琦,蔡明等人在剧中客串,还专门为17岁的儿子李大海,在剧中安排了“伙计张海东”的角色。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6)

当时媒体大篇幅报道了此事,还声称“李成儒为解父子矛盾用心良苦,在演艺界助儿一臂之力。”

多年来,外界盛传,李成儒和儿子不和,还常拿李成儒在节目中评价儿子时说的“人模狗样”“无病呻吟”几个关键词说事,其实,不过是断章取义。

李成儒对儿子的感情,完全可以用两人之间的一个故事来说明。

有一次,李成儒放鸽子时,一个老鸽子抓着毛都没长全的小鸽子出窝“练飞”,结果小鸽子掉在院子里,被狗一通扑。李成儒当场指着小鸽子对李大海说:如果它能飞上房,就有救了;但如果飞不上去,只能被狗吃。所以希望你能自己飞,自己找一个谋生挣钱的路。

所以,李成儒是想让儿子多点挫折的,但话虽如此,其实他多年来帮儿子一直不遗余力。

2006年,《少年棋王》拍摄时,片方找李成儒出演。结果,在看完剧本并得知主角空缺时,李成儒赶紧向制片人推荐儿子。李大海因此顺利出演了“少年棋王”,而李成儒却给儿子当了配角。

随后的2009年,李成儒又亲自执导了电视剧《龙须沟》和《新警事》,其中都有李大海的身影。

所以,常看到有人说“李大海是最惨的星二代”这种鬼话,不是在扯淡嘛!?试问,这种挫折中再轻轻推一把的教育,难道不比很多星二代因只会享乐而沉沦,要强的多吗?

六、

这几年,李成儒在给儿子铺好路后,在演艺圈明显放缓了脚步,又因年龄限制,出演的都是一些配角。2013年,他还参加了真人秀节目《私人定制》。

不过,对“财力雄厚”的李成儒来说,怎么玩都很合理。于是2016年,他又尝试做电影导演,执导了喜剧片《大导归来》。

李成儒怼郭敬明允许它的存在(李成儒怼郭敬明的原因找到了)(7)

并且秉承了敢做敢为的作风,用影圈一些明星耍大牌的真实案例,拍了一个极具讽刺的故事。甚至原计划起名《对号入座》,但最后为票房计,才改了主意。

这两年,在圆了导演梦后,功成名就的李成儒,还干脆过起了“隐居”生活,在北京郊区十三陵,搞了一座宅院,起名“樱桃园”。还让导演陈燕民按自己的意思,在园里一块大影壁上,写着:

“紫禁城中天生个北京爷,煤山脚下练就了十年功……荧屏闪烁道出人生演绎,扉门脆响归来儒者怀诚。”

但毕竟他声名在外,交际圈子又广,于是2018年,64岁的李成儒又被邀请登上了央视春晚,和林永健、李明启、李琦、杨少华、杨紫等表演了小品《为您服务》。

2019年,更被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邀请做了嘉宾,还因言辞犀利,频上热搜。

很多不了解他的观众都很好奇,他凭什么在节目中怼演员,怼郭敬明,怼天怼地,还坐上点评的位置。

但回顾过往就不难发现,他因“大曾”走红,更因在《大腕》中饰演“精神病地产商”,说了一段长台词而“封神”。如今,66岁的他,要实力有实力,要资源有资源,在圈内点评一下年轻人,怼怼郭敬明,还没资格吗?

关注@叫我小恶魔 头条号,获取更多爆文。比如《任达华,和港澳50年黑道风云史》《王晶情史,和他与向家的瓜葛》《孙红雷是如何打好一手烂牌的》《吕良伟情史,和出演黑道内幕》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