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饿的时候看见吃的文案(这几篇文章让你尝遍人生百态)(1)

书名:《2015饮食文选》

作者:焦桐、洪珊慧主编

分享饮食是日常情事,饮食文学着眼於以食物书写记忆里的味道、亲情的滋味、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个人饮食经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各种饮食/食物的源起与文化递变的论述。不同於一般单纯介绍美食的文字,饮食文学透过书写饮食/食物,更加深刻地诉说情感、时间与食物之间的故事。在味蕾与记忆的跳动之间,透过文字将饮食的美好、过往的记忆以及历史典故,记录下来。

年度饮食文选自2007年开始,精选在台湾发表的饮食书写作品,至今已有8本选集。展望台湾的饮食书写,益发繁花盛放,蓬勃发展。因此,今年的饮食文选希望能包含多元题材,扩大饮食书写的范畴与版图。选集中,归於同类主题的文章,依照先後发表时间排列。其中,或有同一主题不同作者分述的情形,是刻意以此作为两两对照,反映不同的人品尝同一食物之後产生的不同感受与思考的微妙差异。一种饮食,百般滋味。

饮食小说方面,田威宁〈秋刀鱼之味〉书写「我」十三岁那年因故辍学,跟着父亲和姊姊卖小吃的往事,对面海产店厨师的妻子常常招待姊妹吃烤秋刀鱼,秋刀鱼鱼肠略带苦味,厨师妻子告诉她,那是「大人的味道」。事隔廿多年,当「我」再次嚐到秋刀鱼时,人生的苦涩早已嚐遍。小津安二郎执导的最後一部电影作品正是《秋刀鱼之味》,导演遭逢母亲去世时在日记中写下:「山谷中春天已至,樱桃花开如云;但是这里,凝滞的目光,秋刀鱼的滋味──花儿也忧郁,清酒的味道也变得苦涩」。人生的滋味,似乎总是带着苦涩。《西游记》妖怪争吃唐僧肉,骆以军的〈唐僧肉〉则另有一番演绎,文中以猪八戒自述,有次师徒被困多日挨饿,师父慈悲割下股肉煮成肉汤让徒儿分食,猪八戒成了世界真正吃过唐僧肉的人,从此这只「猪」八戒想像着各种关於「唐僧肉」的料理方式,「我脑海里出现各式各样的蒸屉,砂锅,烤肉架,甚至腌肉用的陶瓮……,粉蒸的,窑烤的,五分熟只煎上下两面,或做成火腿或风硝肉?还是用嫩笋煨烂它,或就最民间用卤的?」亦是妙不可言。

感谢这些作家,为台湾文学留下了生活记忆的点点滴滴以及深刻动人的饮食风景,让我们藉以品尝人生百态的万种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