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妈妈”的儿子平安出院了,目前孩子状况良好,卿小红委托本报——

感谢曾伸出援手的热心人

中国江苏网12月27日讯 “孩子如今已经平安出院了,我想代替孩子,代替全家,谢谢那些帮助过我的好心人。”昨天,“轮椅妈妈”卿小红给记者来电,说自己写了一封感谢信,委托本报,向这段日子以来,向他们全家伸出援手的热心人,表示感谢。

瘫痪儿子回应照顾 62岁瘫痪父亲(的儿子平安出院)(1)

12月1日,本报报道《ICU外的守护》,讲述了“轮椅妈妈”卿小红两个月大的儿子夏卿涵11月下旬因肺炎入院,很快又因为嵌疝接受两次外科手术,不仅孩子面临着生命危险,家庭还因为医药费不堪重负的事情。

在报道见报后,有多位读者与她取得联系。“很多都是我不认识的人,直接加了我的微信,什么也不肯多说,就把钱转给我,祝愿孩子早日康复。”卿小红说,这其中,还有一加爱心社,积极发动为她捐款;民进常州市委经济科技总支第一次捐了3000元爱心款,后来,成员们到医院看望他们一家后,又自发回去募捐了12500元;更多的,是许许多多素未谋面的热心人。生病救助期间,他们共收到爱心善款60311元。而整个孩子生病住院期间的费用,是7万多元,这些爱心款,可以说,给这个家庭帮了大忙。

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卿小红告诉记者,这段日子能挺过去,更多是得到了这些爱心人士精神上的鼓励。

卿小红说,在孩子要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有些崩溃了,幸好那时,一加爱心社的王德林社长打电话给她,跟她说,“卿卿你不要难过,不要害怕,我们永远在你身边”,后来,还有一对志愿者夫妇特地赶去,在手术室门口陪她,鼓励她。在感谢信中,她写道:“在大家的爱心下,我渐渐地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满满的爱心和好心人士的护佑下,小涵涵也更加坚强和勇敢,终于挺过来了。”

卿小红告诉记者,孩子目前状况比较稳定,但是因为造瘘口还没有收,在照顾上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医生跟我们说,等过阵子,孩子还要再去进行造瘘收口手术。我们全家在此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爱心人士,我们也将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让他懂得感恩。” (吴燕翎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