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儿起上就不靠谱的承诺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自从被陈胜发明那天起,几千年来就一直被使用,但是人在落难的时候说过的话,等到发迹了真的还算的了数吗?我们不妨看看第一位说这话的人做没做到,然后再深入剖析一下这句话到底靠不靠谱。

在《史记·陈涉世家》里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其实从这段最初的对话就已经能够预见‘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肯定是不靠谱的了。

这时候陈胜和他的朋友们身份都一样,给地主干活的佣者,但他们的身份又注定不一样,因为在陈胜看来他是背负青天而势必图南的鸿鹄,而这些干农活的同事则是腾跃而上,数仞而下的燕雀,他从骨子里压根就不屑于和这些人为伍。既然还未发迹时就没有把别人当成交心的朋友,那么发达以后又怎么可能兑现‘无相忘’的承诺呢?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图

这么多年过去了,昔日佣耕垄上,一起谈天说地的那群人,到底是谁变了呢?

在《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详细描述了陈胜故人和他见面的过程:

陈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与佣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关于到底是谁变了这个问题,有读者认为是这些故人变的放肆,他们仗着自己和陈胜是旧相识,仗着手中有陈胜当年亲口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承诺而骄纵无礼,居然在陈胜已经为王的情况下直呼其名,后来的表现则更是无礼——‘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史记·陈涉世家》。正是陈胜故人自身变的放肆,才招来了陈胜的无情斩之。

从这些分析中不难看出这些故人确实变了,他们不再是当初埋头耕地无欲无求的农人,而变成了陈胜王宫里贪得无厌狐假虎威的寄生虫。

但陈胜何尝又还是当初想要将来富贵了不忘朋友的陈胜呢?《史记·陈涉世家》里对陈胜起义后有这样一些零碎的描述: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

从这几句记载中不难看出,陈胜在事业不断做大的过程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目中无人了,他对待一起起家的部下尚且是动则杀之,何况是一群跑到王宫里到处张扬他以前窘事的旧同事呢?

陈胜 名言(说好的苟富贵无相忘)(1)

陈胜吴广图

其实变了的不仅仅是陈胜,那位和他一起举事的吴广变化之大丝毫不亚于他。在起义之初,《史记·陈涉世家》里说他:“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句话的能量可不得了,他们能成功策划起义这句话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吴广故意惹怒上司招来责罚,进而让蛮横的上司触犯众怒正是利用了自己在群众中的深厚威望。

可是等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吴广做了假王后,他也在权力的不断膨胀中脱胎换骨,俨然成了另一个自己:

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吴广字叔),献其首与陈王。

成功后的吴广早已不再是‘素爱人’的那位吴广,而是骄纵不问军事,让士兵觉得他是不值得共谋大事的一个人,最后被属下无情的抛弃并杀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陈胜已经站在了历史洪流的潮头,而当年的那群朋友仍然是一群农人,陈胜变了,变得欲望攻心,骄傲自大,那些故人也变了,变得不再无欲无求,而是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他们各自巨大的变化最终让当初那句‘苟富贵,无相忘’的誓言成为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让人难以适应的社会身份地位的悬殊差异,是昔日故交友谊翻船的根本原因

《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袁绍帐下的谋士许攸,在官渡之战背叛袁绍反水到了曹操一边,虽然主要原因是许攸在老领导那里犯了事,但我想促使他连夜跑到曹营的应该也有他和曹操曾是老同学这层因素。

而曹操呢?面对许攸的投奔他表现的也很高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子肯远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三国志·武帝纪》。

许攸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向曹操献计偷袭袁军屯粮之地乌巢。曹操正是采纳了这一计策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了关键性胜利,这其中他的昔日老同学许攸功不可没。

陈胜 名言(说好的苟富贵无相忘)(2)

官渡之战的袁绍和曹操图

然而曹操前脚解决了袁绍,后脚就把老同学许攸杀了,许攸的死因《三国志·武帝纪》是这么记载的: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持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很明显许攸的死因也是双向的,曹操变得性忌,而许攸又变得持旧不虔,仗着自己和曹操是老同学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曹操表现出不尊重。

对于许攸之死,《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首诗:

堪笑南阳一许攸,

欲凭胸次傲王侯。

不思曹操如猛虎,

尤道吾才得冀州。

这首诗用来解释这对昔日老同学最后走向翻脸的原因是最恰当不过了:

几十年前,曹操许攸二人是同窗读书的同学,一起下河摸鱼、上树摘果的玩伴,也许他们也曾躺在草地上憧憬过未来,也曾像陈胜那样说过类似于‘苟富贵,无相忘’的话。

几十年后,曹操一统北方成了王侯如猛虎,而许攸则成了他的帐下谋士,一者为人主,一者为人臣,这种身份地位的不对等变化,注定他们不可能再像儿时一样无话不说,许攸仍然当曹操是他儿时的玩伴阿满,而在曹操看来他们先是上下级,然后才是老朋友,当许攸对他这个上司无礼的时候,他果断杀死了许攸,丝毫不念及许攸为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和昔日的同窗情谊。


写在最后

‘苟富贵,无相忘’这话本身就暗藏矛盾。说这话时也许大家境遇都一样,但时过境迁,可能有的人富贵了,而有的人则还是老样子,这样一来昔日身份地位对等的朋友就成了地位差异悬殊的故交。历史证明,绝大部分人是无法适应这种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的,更谈不上正确应对这种地位变化。

陈胜和他一起耕地的朋友没做到,连曹操和许攸这对高智商老同学也没做到,说到底社会地位变得不对等是他们的友谊翻船的根本原因。

所以,‘苟富贵,无相忘’这话充其量算是一句玩笑话,谁当真,谁就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