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3月28日,封面新闻记者从水利部举行的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份以来,珠江流域旱区多次出现降雨过程,骨干水库蓄水形势向好,旱情基本解除。

广东丰水为什么还缺水(丰水地区为何出现干旱)(1)

水利部举行珠江流域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摄影:封面新闻记者滕晗)

2021年以来,珠江流域降雨持续偏少、江河来水持续偏枯,部分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广东东部东江和韩江流域遭遇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加之珠江口咸潮上溯加剧,旱情呈现“秋冬春连旱、旱上加咸”的不利局面。

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表示,此次旱情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降雨持续偏少。流域东部东江、韩江2020年、2021年降水量偏少2-4成,其中2021年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少。二是来水严重偏枯。2021年东江、韩江来水量均比常年偏少7成,为1956年以来历史最枯。三是水库蓄水不足。2021年汛末,东江、韩江的骨干水库总有效蓄水率不足20%,其中东江重要水源地新丰江水库连续25天水位低于死水位。四是“旱上加咸”。受江河来水少、河口潮汐动力强的共同影响,珠海、中山等地主要取水口一度连续多日无法抽取淡水,东莞市主要取水口咸度连续突破历史极值。

“干旱是指降雨偏少、江河来水偏枯、水库蓄水不足等水文现象。旱情指某个地区干旱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范围,对于生活、生产及生态可能造成影响。咸潮是指河口地区潮汐携带盐水上溯入侵的水文现象。”刘志雨解释。

刘志雨表示,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水资源相对比较丰沛,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这期间如果遇到异常天气气候,降雨明显偏少就会发生干旱,例如1963年、1989年、2009年都发生过严重的干旱。珠江流域汛期降雨主要有锋面雨和台风雨。2019年以来,受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持续偏大、偏强、偏西,登陆或影响的台风偏少、偏弱,珠江流域水汽条件差,长时间高温少雨,台风降雨也比较弱,导致淡水资源补充不足,引发了此次严重干旱。

南方干旱与北方干旱相比有何不同?刘志雨表示,一是发生季节不同,南方如珠江流域多为伏旱和伏秋连旱,北方如华北地区多为春旱和春夏连旱;二是持续时间不同,南方干旱往往是汛期降雨少引发的,南方汛期比北方长,干旱一旦发生,持续的时间要比北方久;三是影响范围不同,南方干旱影响农业生产的同时,对工业、服务业和生活供水影响的程度往往更大。

此外,刘志雨介绍,珠江口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的咸度上,按照国家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了250毫克每升就不宜饮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香港、澳门,本地水源有限,主要依赖于东江和西江。澳门、珠海、东莞、广州等地主要依赖河口区河道取水。当珠江口发生“旱上加咸”时,河口区河道取水口被咸水覆盖,导致难以取到淡水或者取淡几率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安全。

据悉,在此次珠江抗旱压咸保供水工作中,珠江委、广东水文部门实时开展咸情监测分析,每日对取水口的咸度超标时间开展滚动预报,为水厂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避咸取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珠江委、广东省水利厅通过西江、北江、东江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确保了香港、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