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完成终审决赛。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南邮参赛团队再创佳绩,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量子传感的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设备》获特等奖,这是南邮继2019年以来再获最高奖,是省内5所获主体赛特等奖高校之一。另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本届“挑战杯”准备工作于2019年11月启动,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下,校团委深度钻研、考察学习,着力制定实施方案,精准落实有效举措,全方位开展备赛工作。针对项目选题、成员配备、申报材料和答辩路演等方面,多轮次邀请专家评审指导。备赛期间,校党委书记刘陈、校长叶美兰等领导多次关心并深入了解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和“挑战杯”项目进展情况,现场听取汇报并对项目进行指导,鼓励同学们传承“战邮精神”,挑战自我、踔厉奋发、科创报国!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1)

“挑战杯”竞赛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自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连续举办十七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挑战杯”竞赛涵育科技创新精神、激发刻苦钻研热情、点燃科创报国梦想。本届竞赛共评选出特等奖作品49件、一等奖作品109件、二等奖作品320件、三等奖作品755件。

获奖团队介绍

基于量子传感的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设备

所获奖项:特等奖

所属院系: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杜关祥

团队成员:周力、和文豪、高天然、姜海峰、郭志刚、刘心宇、马文豪、陈诺诚、殷晓晗、朱欣岳

项目简介:后摩尔时代,芯片工作频率和集成度越来越高,芯片内部各模块间的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尚处于技术空白阶段。团队提出了基于量子传感的电磁场测量方法,研制了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设备,实现了高分辨、高工作频率的晶圆级电磁兼容精密测量。未来,本作品可实现在芯片全生命流程展开测试,大幅缩短芯片制造周期,改善工艺,提升良品率,助力中国芯片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2)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3)

超细径保偏光纤熔接仪——高精度航天惯导系统的守护神

所获奖项:二等奖

所属院系: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邹辉、乔祖琴、肖俊桂

团队成员:邓洁松、赵妍、赵盈普、段靖海、杨晟东、张晓颖、赵雅捷、高睿思、施杨

项目简介:光纤陀螺仪作为航空、航天器制导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一,其保偏光纤熔接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其制导精度,而国内商用保偏光纤熔接仪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小芯径保偏光纤熔接仪对我国禁运。鉴于此,团队经过不断努力,解决了小芯径保偏光纤熔接的技术难题,实现3项关键技术突破:1.实现小芯径保偏光纤三维高清新成像;2.搭建多自由度微米级位移平台;3.解决了自适应条件下稳定的高压熔接放电自控技术。本设备已被北京航天时代、江苏光扬光电等单位试用,其熔接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未来,本设备可助力我国航空、航天、国防事业发展。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4)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5)

新型非互易电磁吸收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所获奖项:二等奖

所属院系: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章海锋

团队成员:万宝飞、叶海宁、郭思佳、王鹏翔、李汾应、张涛、张欣蕾、冒明宇、饶思思、彭红梅

项目简介:非互易电磁吸收结构在电磁隐身、天线防护等领域表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而传统的结构设计往往存在着带宽较窄、角度稳定性不足、矩形度弱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器件的隐身性能。南京邮电大学团队提出通过引入新型拓扑结构和新型超材料的方式,从频率、空间、极化、相位等不同的维度系统性地研究了实现非互易、电磁吸收、宽带、大角度稳定和高矩形度特性的一系列设计方法。相关论文成果被美国光学学会评为Spotlight on Optics,并且被期刊JOSA B评为近两年15篇高引论文之一。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6)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7)

电子辐射特性的研究及其在超强激光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所获奖项:二等奖

所属院系:贝尔英才学院

指导教师:田友伟、尤波

团队成员:余鹏航、王逸秋、常健平、李凌霄、庄佳唯、陈祖杰、葛静雯、吴悦

项目简介:针对超强激光参数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团队首次引入单电子作为测量媒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创新了现有的物理学模型,并通过独有的“三全”分析视角,首次发现了电子的非线性辐射特性:辐射非对称态、涡旋态等现象。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顶刊Optics Express,并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通过实验证实。基于上述研究,团队独创的测量方案已被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和激光器制造公司认可与采纳。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8)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9)

面向照明与显示的单组分白光钙钛矿量子片

所获奖项:三等奖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陈淑芬、刘利会、沈炜、曹昆

团队成员:申浩然、王嘉谦、陈宇晖、兰涛、崔浩、嵇裕、黄威、黄淑琴、吴光晔

项目简介:白光光源是照明与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流白光LED还存在点光源、波长难以调节、无法去除有害蓝光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团队研究并率先制备了单组份白光钙钛矿量子片,成功去除有害蓝光,实现了色温从3000-10000 K的连续可调。同时,团队还大幅提升了它的稳定性,达到了国际报道的最高水平。目前,团队已将其应用于装饰光源、白光照明、喷墨打印等领域。白光钙钛矿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于对光源有较高要求的场景,如教育、医疗等照明领域及车载、可穿戴柔性等智能终端显示场景,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的照明与显示体验。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10)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11)

新型低频能量收集技术及其在自供能传感中的应用

所获奖项:三等奖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谢燕楠、李佳慧、徐磊

团队成员:徐庆昊、朱志业、胡宁、李春晖、陆雨婷、赵世宇、陈海燕、王佳裔、刘颖、张妍

项目简介:物联网时代,传感器尤其是户外传感器数量的飞速增长带来了供能方面的严峻挑战。现有传感器的供能主要依靠外部电池,而频繁更换电池带来了环境污染以及高昂的维护成本。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低频能量收集技术,及其在自供能传感中的应用。该技术能有效收集噪声、微风和人体运动等低频能量,为传感器等微型电子器件提供一种低碳、节能的用电方式。未来,本项目将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收集低频能量,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12)

南邮光电设计竞赛(重磅南邮再获挑战杯)(13)

文案 | 秦昌建 各参赛团队

图片 | 各参赛团队

编辑 | 吕若瑶

责编 | 毕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