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1)

古往今来,玛丽苏爱好者们的梦想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前有灰姑娘故意掉落水晶鞋,后有白雪公主口含毒苹果引来王子。至于当代的霸道总裁爱上我,也不过是这种光荣传统的简单复刻。如果能将卿卿我我的温情,注入到煌煌大明的300年往事,便足以做到受众层面的男女通吃。


显然,正在上映的《大明风华》就深知其奥义。下层官吏的女儿入宫,居然放弃个人恩怨和宫斗常态,成为匡扶大明皇室的孙皇后。一个充满古风的玛丽苏励志形象,就这样跃然于荧幕之上。然而,历史上的孙皇后不仅不是傻白甜,甚至是坑死你没商量的可怕存在。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2)

历史上的孙皇后画像

根据《明史》记载,孙氏原为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还是个萝莉的时候就被评价有美色,因而在十多岁时就被选入宫中,由诚孝皇后张氏亲自培养。由此,孙氏抱上自己人生的第一条大腿,开始了让无数后人舔屏的逆袭之路。在未来的皇帝朱瞻基大婚后,来自济宁的胡氏被册封为妃,孙氏自己只能做嫔。两女的不共戴天也就此注定。


尽管当代的段子手们,可以将宫斗描绘得无比精彩,但决定胜负的基础还是子宫。因为在男权至上的古代,母以子贵才是斗争常态。谁先生下龙种,谁的上位几率就远远大于他人。后来成为太后的张氏就是个中好手,由她培养的孙氏则更是青出于蓝。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3)

为了自身地位 孙氏玩出了真实版狸猫换太子

在朱瞻基正式登基后,胡氏升级为后,孙也顺势为妃。两人争相生了一轮小公举,却都没有产出决定性的男嗣。于是,孙氏决定开启外挂模式,玩出了堪称一绝的狸猫换太子。她将宫中其他女子所生的男孩抱走,直接留在自己膝下抚养。此事不仅有后来的《明史稿》和《罪惟录》背书,连明人自己的《寓圃杂记》与遗老毛奇龄的《胜朝彤史拾遗记》,都有提到相同剧情。


然而,光有生儿子还不足以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只有把竞争对手彻底搞垮,才算赢得宫斗的双保险。孙氏便对朱瞻基旁敲侧击,暗示自己才应获得更高名分。明章帝本来就更加宠爱孙氏,眼见胡皇后没有儿子,便召集大臣商议废后。此时的孙氏还故作推让,名臣杨士奇也极力反对。但皇帝还是要胡氏认清形势,逼后者上表申请自废,最后成功去冷宫转型道姑。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4)

朱瞻基也架不住枕边风 逼着胡皇后上表自废


只是新皇后的儿子还没长大,朱瞻基已驾鹤西去。于是,著名的英宗皇帝朱祁镇上位,也帮助孙氏成为了辅政皇太后。与此同时,大明也继续将金元的殉葬风俗制度化,让数位妃嫔给前任皇帝殉葬。其中多为地位低下的宫人,朱祁镇的生母很可能也在殉葬名单之中。以至于在《明史》里,还有看似轻描淡写却让人细思极恐的记录: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从此,孙氏便在紫禁城里高枕无忧。但宫斗高手未必是政治行家,她的辅政成绩只能以惨淡来形容。明英宗由于年轻,喜欢以战争手段重振江山。但架不住军队实力的迅速退化,连一个小小的麓川土司都要耗费多年苦战。由此产生的财政吃紧,又让东南官场整出了浙江、福建两省的大起义。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5)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6)

明英宗的前期执政成果 就亲赴草原北狩

此外,还有力量不断加强的瓦剌蒙古,开始在北方边境蠢蠢欲动。由于动静闹的实在太大,引起朱祁镇的御驾亲征警告。结果不仅在土木堡大获全胜,还把皇帝强行请到大漠进行北狩。


噩耗传到皇宫,孙氏和留守大臣都表现的惊慌失措。后世愤青定下的“大明不赔款”规矩,在他们的时代还没有被编造出来。于是,太后就与钱皇后联手,给也先太师送去8车珍宝。据《明实录》和《北征事迹》记载,她们先后送出了九龙蟒龙缎和珍珠6托,还有200两黄金与400两白银。正忙于北狩的英宗本人,也要求再追加2200两,免得自己被恼羞成怒的瓦剌人撕票。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7)

老剧《大明王朝1449》是一点都不给英宗留面子


当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孙氏可能不懂军政大事,却不会不知道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源自何处。于是命人取襄国金符入宫,并有了另立新君的现实想法。但襄王远在封地,还上书表示要太后另请高明。于是,这个想法就因时间紧迫而立刻凉凉。


随后,孙氏不得不支持主战派大臣于谦,暂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但她始终不忘给英宗洗地,下诏称皇帝为保江山社稷,不得已才躬率六师,不小心被留在虏庭。言下之意,土木堡打输了也都是鞑子有错,英宗亲则是天子守国门的模范代表。然而,等到宝贝儿子因价值耗尽而被释放,又遭临时拥立的景泰帝囚禁。孙太后对此也是毫无办法。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8)

孙氏和其亲戚 也不忘吃于谦的人血馒头


一直到夺门之变前夕,带头动手的石亨还事先密报。孙氏不仅表示支持,还默认了英宗复的秋后算账行为,对那些在危难关头挽救局面的功臣进行清洗。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孙氏还不忘下再次诏,把病死的景泰帝都批判一番。甚至不惜造谣,称朱祁钰毁奉天殿以居妖妓。可后人翻遍其他史料,都找不到奉天殿的被毁记录。

此外,亲戚们也不会错过任何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捞功机会。孙氏的哥哥孙继宗就在夺门之变后上书,称自己和族人参与皇帝复位,所以有功而乞加恩宠。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9)

明朝的殉葬祖制废除 也和孙氏没什么关系


至于太后督促儿子废除殉葬制度的谣言,也只能在网上的百科中看到。但孙氏自己死于夺门之变后的第五年,而明朝殉葬制度的终结却要等到朱祁镇临终。所以时间根本对不上。且不管是朱瞻基还是朱祁镇过世时,从未见孙氏有任何动作阻止殉葬执行。

真正让英宗废除阻止的原因,是自己心疼的钱皇后没有留下儿子。因为根据朱元璋订立的规矩,这类后宫多半是要随先帝而去。于是,明英宗的私心,给了后世网络作家们以附会素材。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10)

明英宗的钱皇后 才是废除殉葬制度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大明风华》正剧,还是及其原著小说《六朝纪事》,都将孙氏塑造为令人向往的明朝版灰姑娘。自然也要发扬自《大明宫词》以来的经典手法,把腹黑宫斗洗成温情的玛丽苏。好在还没有达到改编即胡编的程度,自然也就算不上是戏说变胡说。

至于朱元璋的相貌究竟如何,已经不能算是个问题了......

大明风华太霸气了(不要装模作样的玛丽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