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常德10月8日讯(通讯员 曹威 李睿智)近年来,常德津市探索创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存折”制度,立足全域运行,坚持升级提质,不断激发“绿色存折”新活力,有效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人居环境三年全面收官(常德津市绿色存折)(1)

津市的“绿色存折”。

以协会为主力量。由各村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教师等组成村级环卫协会,会长1名,副会长2-3名,按村民人数的2‰聘请保洁员、回收员。协会主要负责村内垃圾分类宣传、分类垃圾收运、公共区域保洁、农户垃圾费收取等,每周按市场价上门回收分类垃圾1-2次,每月入户检查打分;市财政按村均5万元给予经费运行保障。目前,村级环卫协会覆盖率达100%。

以兑换为激励。为引导农户按照农村垃圾种类和分类办法,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废弃衣鞋、餐余垃圾分别投放到每户配置的“三桶一筐一热水凼”中,村环卫协会向每个农户发放一本“绿色存折”。回收员上门回收农户分类的垃圾,将回收金额填写在“绿色存折”本上。农户在交售废品积存到一定数量后,可持“绿色存折”到村兑换点换购相应价值的日用品,如牙刷、牙膏、洗衣粉、洗发水、洗洁精以及油盐等或直接兑换现金,有效调动了农户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以评比为手段。通过发放宣传册、召开户主会、开展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等开展全方位宣传。市、镇、村层层督导考核,村级月评季奖结果通过村级公示栏、广播滚动播出,对优秀户贴红旗、给奖励;对不合格户,亮黑旗、晒面子。通过全面宣传发动、层层督导考核,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

目前,津市“绿色存折”制度已在全市51个村居全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成熟运行,设施设备功能配套齐全管理规范,垃圾有效分类收集处理覆盖率达100%,近三年垃圾减量率年均达15%,垃圾转运成本下降达7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三折融合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十大典型案例,“绿色存折”制度获评全省管理创新奖第一名,全年累计兑换积分4467356分,群众直接受益4467356元。建成镇、村、组、农户四级保洁体系,环卫协会、“三长”检查、“门前三包”等制度规范运行,51个村居全部成立环卫协会,累计推选“三长”1200余人,通过财政补贴聘请村级保洁员队伍424人,215名贫困人口实现在家门口的村级公益岗位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