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从老辈人口中听到一些俗语,这些俗语基本上都是祖祖辈辈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只有前半句或后半句。

就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这句:久病床前无孝子。

其实,它还有后半句,这后半句更是直指人心,道出了生活的残酷一面。

大家不妨先猜猜后半句是什么?咱们先来说说这前半句。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其实更现实(久病床前无孝子)(1)

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其实不难理解,有过亲身经历的可能理解更深。

这句话貌似是在说为人子女的不孝,实际上是一种生活的两难选择,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家中父母生病了,为人子女的肯定心焦,开始的时候会悉心照料。

可是作为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也有自己的一堆烦心事,特别是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很大。

所以,时间长了,对于照顾病中的父母也就力不从心了,虽然心里想着孝敬父母,照顾好父母,但是现实却很难做到两全。

所以,在《围炉夜话》里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千年无完人。

那现在我们再来说说下一句,想必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对,就是“久穷家中无贤妻”。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其实更现实(久病床前无孝子)(2)

久穷家中无贤妻

读过诗经《氓》篇,想必能看出姑娘刚恋爱时的那种青春羞涩与天真烂漫,“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到后来姑娘为人妇时,经历油盐酱醋和岁月沧桑,心理出现了幽怨,比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恋爱的时候,感性占主导地位,可能会不管对方的家境和经济状况,只想着彼此在一起。

可是步入婚姻过后,激情不再,理性便占主动地位,一时的经济拮据,大家或许还可以忍一忍。

但如果长期贫困,看不到希望,人的性情自然也就发生了改变,那就不是幽怨了,可能就是抱怨。

久病床前无孝子下一句其实更现实(久病床前无孝子)(3)

为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以及泰坦尼克号中Jack和Lucy,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其结局必须是悲剧性地呢?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这些爱情故事,一旦最后走向婚姻,沾染上柴米油盐,或许就达不到原有的悲剧或悲壮艺术效果了吧。

所以民间有谚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贫困夫妻百事衰”。

其实,这些都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

有对错吗?或许没有吧。只是现实敌不过人心而已啊。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在听过这两句话又有什么感想呢?欢迎评论说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