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孝顺岂能待明天

月穷岁尽正是合家团聚时(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1)

我以为我不会喜欢这本讲武汉市民生活的书,因为它可能显得太世俗平常。然而打脸的是,这种生活琐碎中体现的人情世故竟然一步步吸引着我,让我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有人说方方在这本九十年代就发表的书中写出了人生,人性,以丁太的自杀事件为线,穿插上子子孙孙的态度和德行,真让人感慨,写的不止是那个年代,在之前,在未来,人情冷暖似乎都是如此,纵横交错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月穷岁尽正是合家团聚时(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2)

在这场闹剧中我想到了“解脱”二字,丁太辛苦一生的解脱,两个儿子全家的解脱,王医生这样无辜受牵连的也解脱,可这样的解脱真的合理吗?王医生家和丁家的情况真是相互照应,一边是瘫痪母亲对女儿的变态占有,一边是强横母亲对儿子,孙子的付出,其实老人的心态看似难解,实则仔细一想,可以理解。他们辛辛苦苦抚养后代,后代需要反哺,可一代代的观念早已相差千里,你口中的黑白在他们眼中可能已经变了色,你以为有利的爱在他们眼中也许变成了镣铐与毒药。

月穷岁尽正是合家团聚时(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3)

人的一生漫长又短暂。长时度日如年,短时眨眼不见。我们从小就看着周围的生老病死,那是自然法则,可人不同于动物的,就是能改变人生,多了很多人情味和道德感。丁太可以说是主角,方方给她的一生速写,酒楼老板女儿,混混的妻子,儿子的乞丐母亲,孙子的鲁莽太……这么个人生真是多种滋味,但也只有她才懂得自己失去了多少,生理与性格男性化后的有多少感慨与悲伤。

月穷岁尽正是合家团聚时(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4)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的转折真让人猝不及防。亲情在人与人之间变化如何?我觉得虽不至于谋杀病人,但精神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也终究会扭曲。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故事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我就想问问丁太,你变成这样一副面孔是自愿的吗?我也更想问问那两个儿子,你们的母亲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隔了一代,我也不好去问孙子辈,毕竟他们的父亲都是如此,也不能强求什么。

月穷岁尽正是合家团聚时(落日方方久病床前无孝子)(5)

近年来养老,孝顺是越来越热门的社会话题,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一对父母当着孩子面在餐桌上让爷爷难堪,把他的专用木碗打翻。孩子捡起了爷爷平时用的小木碗擦了擦,天真地告诉父母,留着以后也让老了的他们拿木碗去一边吃饭去。所以,丁家在给下一代做着类似的榜样,他们老后的下场如何,不必多说。人生不易。亲人是我们较坚硬的后盾,善待他们,不管是老对小,还是小对老,设身处地,不要残忍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才发现,都是徒劳又无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