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迫使法国即将交付俄罗斯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最终驶向了埃及,这对苏联解体后就没有建造过大型登陆舰艇的俄罗斯可谓当头棒喝。目光回到2008年8月,格鲁吉亚战争虽然以俄罗斯的胜利告终,但俄罗斯国防部却清醒的认识到了俄罗斯海军在两栖作战舰艇方面,不论规模、质量还是技术水平,不但比不上美国海军,甚至比一般欧洲国家都差的很远。常年闷头建造“北方”级、“鳄鱼”级传统坦克登陆舰的俄罗斯海军在考察一番后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法国的“西北风”级,其实当时的俄罗斯有一艘正在建造的两栖登陆舰,这便是11711型“伊万·格伦”级,在“西北风”刮入别人怀抱后它能顶的上缺吗?
题图 目前仍未完工的“伊万·格伦”号两栖舰
图1 已经转售埃及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号
11711型舰是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圣彼得堡涅瓦设计局在1171型登陆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计师为苏沃洛夫。但随之而来的苏联解体,使俄罗斯陷入了持续经济动荡之中,无法为军事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新舰的建造成为奢谈,11711型舰的设计被搁置起来。但随着北约东扩,独联体国家逐渐产生了背离俄罗斯而去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军事实力尤其是两栖作战能力,可对这些处于黑海、波罗的海周边的加盟国家产生实质性的威慑。因此,俄罗斯海军在1998年重启了11711型项目的设计工作。2000年以后,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经济好转的俄罗斯马上开始更新装备。2004年4月1日,俄罗斯国防部与扬塔尔造船厂正式签订了11711项目的建造合同,耗资50亿卢布(约合1.8亿美元)建造1艘登陆舰。然而,由于资金不足和人才短缺,以及海军对其技术规格进行了3次更改(共计22处设计更改),这导致了该项目建造进度的长时间推迟,直到2008年建造进度才得以恢复。最终,“伊万•格伦”号在拖沓了4年之后于2012年5月18日下水,但直到今天仍没有彻底完工。“伊万•格伦”严重拖沓的进度伤透了俄海军的心,加上本国造船工业无力设计建造大型两栖舰艇,最终迫使这近12亿欧元的肥水流了外人田。
图2 “伊万·格伦”号舰首设有球鼻艏,冲不了滩了。
图3 舰首设有艏门,距离球鼻艏很近,易发生碰撞。
“伊万•格伦”级舰长120米,宽16.5米,满载排水量5000吨。装备2台柴油机,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3500海里/16节,自持力30天,舰员编制100人。舰首设有跳板,舰尾设有坞舱。可搭载13辆60吨重的坦克或36辆装甲运输车,外加300名陆战队员。“伊万•格伦”号登陆舰的最独特之处在于能运送40件各种类型的军事装备,且可使用专用浮桥实施沿岸登陆。“伊万•格伦”号不仅能运送目前俄罗斯海军正在使用的所有装备,而且还能运送未来将列装的多种装备,如可运送标准的6米长、带任何负载的海运集装箱。
“伊万•格伦”级登陆舰随采用浮桥方式向岸上输送装备,与之前的舰艇相比增强了作战适应能力,降低了对登陆岸上条件的要求,但总体而言还未脱离苏/俄一贯的抢滩登陆模式,在现代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作战条件下,一旦被登陆的为强敌,这种登陆模式将面临巨大的伤亡。但在波罗的海、黑海这种内海运用较为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易大规模建造,对于经济实力不足、军事投入捉襟见肘、军事需求旺盛的俄罗斯,无疑是较好的选择。
图4 尾部设有坞舱
图5 舰上装备了多种电子系统,舰桥顶部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探测半径100千米。
无论从作战能力还是设计理念上看,“伊万•格伦”级登陆舰与“西北风”都有着很大的差距。4艘“西北风”级舰所承载的兵力,可与俄罗斯当前所有两栖舰艇的承载能力相媲美,且具备立体化的两栖登陆能力。4艘“西北风”级舰服役后,总运力将增加68架直升机、292辆坦克和8000名陆战队员,制空能力、垂直登陆能力和总兵力得到明显加强,将大幅提高其两栖编队的对地攻击能力和立体登陆能力。俄罗斯海军推算,俄格战争中黑海舰队26小时完成的兵力投送任务,有了“西北风”级两栖舰后,将在40分钟内完成。这种能力使俄罗斯能快速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太平洋岛屿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登陆作战,大幅提高俄罗斯对周边地区包括南千岛群岛地区的控制能力。
图6 舰首装备1门76毫米舰炮,机库顶部装备有2门30毫米近防炮。
深知厉害关系的俄海军宁肯得罪国内造船工业部门,也下定决心要购买“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通过学习该舰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自身的两栖舰设计建造能力。因此,俄罗斯不仅要求购买两栖攻击舰,而且要求法国进行技术转让,这说明俄罗斯的目的不仅在于快速打造一支强大的两栖攻击舰队,更重要的是获得先进两栖攻击舰的设计能力。俄罗斯期望对“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进行消化吸收,获得现代化两栖攻击舰的设计经验,加上法国的技术转让,在未来发展新的两栖攻击舰时,能够从更高的起点开始。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已成为了泡影,好在俄罗斯要回了“工程款”,眼下也只能寄希望于加快本国自研的步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