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居闽中。陆域面积42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21万人。

现在的莆田市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等四区一县。

我们在谈到莆田时,为何会连带说到仙游,称之为“莆仙”呢?

其实,“莆田”与“仙游”这两个“难兄难弟”同属一种方言——莆仙方言。

但是,有趣的是,历史上两地的行政区域归属又不断变化。远的不说,就从明朝开始吧。

莆田有哪些历史遗迹(莆田为何被誉为)(1)

1369年(明洪武二年),设兴化府,下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只是明朝中叶,兴化县撤销,下辖的“里”大部分划归莆田与仙游两县。

清朝仍沿用明朝的行政区划,兴化府隶属福建省闽海道。

1913年,撤销兴化府,莆田、仙游两县归属福建省南路道。

1914年,莆田、仙游两县划归厦门道管辖。

1926年,莆田、仙游两县直属福建省管辖。

1933年,莆田、仙游两县归属“兴泉省”管辖。(当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举事,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区域分为“四省两特别市”,即:闽海、兴泉、龙汀、延建四省,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

1934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福建省政府在仙游县城设立行政专员第四督察区公署,下辖:莆田、仙游、惠安、永春、德化、大田六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莆田、仙游两县归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督察区驻地泉州市)。

1950年4月,第五行政督察区更名为“晋江专区”,莆田、仙游两县归属不变。

1970年6月,莆田、仙游两县划归闽侯专区。

1971年5月,闽侯专区更名为“莆田地区”,下辖莆田、仙游等八县。

1983年4月,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两县划归“晋江地区”。

1983年9月,成立“莆田市”,将原来的莆田、仙游两县划归“莆田市”管辖。

2002年2月,撤销莆田县,成立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

莆田有哪些历史遗迹(莆田为何被誉为)(2)

莆田历史底蕴深厚,史称“兴化”,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唐以来,涌现出2482名进士、21名状元,17名宰相。

历代名人荟萃,有著名的:

蔡襄,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郑樵,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

蔡卞,北宋宰相、书法家,官至枢密院事。兴化仙游人(今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人。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

蔡京,兴化仙游人(今仙游县枫亭镇赤湖蕉溪东宅村)人。蔡襄的堂弟,蔡卞的胞兄。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先后4次任宰相,把持朝政共达17年之久。

莆田有哪些历史遗迹(莆田为何被誉为)(3)

莆田市著名的人文景观有众所熟悉的湄洲妈祖文化。还有:

01木兰陂水利工程

“木兰陂古代水利灌溉系统”,位于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木兰村,建成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采用筏型基础,用巨石砌筑拦河坝闸,是具代表性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

1988年1月13日,木兰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02南山广化寺

位于莆田市城南的凤凰山麓(别称南山),是莆田历史上最早的佛寺。

广化寺是著名的千年古刹,与福州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寺、泉州开元寺并称福建四大丛林。

1983年,南山广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90年,南山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

在全国大多数寺庙还在收门票的年代,广化寺竟然不收门票,香客、游客可以自由进出,一时传为美谈。

03莆田南少林寺

位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的“南少林寺”,是南拳的发源地,佛教中禅宗的代表性寺院之一,是佛教禅宗文化遗产。

2020年3月,南少林武术(莆田)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4莆田工艺美术城

中国·莆田工艺美术城,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塘头,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工艺美术城将古典家具、雕艺、珠宝、书画等传统艺术行业集聚起来,集研发、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展示为一体,引导资源的整合,是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工艺美术城通过提供环境保障,引导资源整合,力求做大做强,最终形成一个立足莆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艺品市场和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