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百川
西施,原名施夷光,女,汉族,生于公元前512年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寿命不详。属相狗,星座天秤座,浙江诸暨人,春秋战国末期吴国国王夫差的王妃,中国四大美女之首。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中的“沉鱼”,讲的就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相传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她的嘴里,还哼着传统的越国小曲。
那鱼儿一看:哟,这是谁家的姑娘?真美!于是乎,鱼儿忘了呼吸,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所以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讲的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
还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是苎萝地区隔着浣溪河有东、西两个村子,大多数人家都姓施。施夷光居住在西村,故名西施。而在东村居住着一个丑女,叫东施。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当她犯病的时候,经常是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紧地皱起,显现出很难受的感觉,但也同时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
这一天,西施又犯病了,她捂着胸口、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驻足凝视。东施也看到了,她恍然大悟,为什么见我都退避三舍?原来我没像西施那样装病呀!”
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眼睛闭上,痛苦得惨不忍睹。
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同样一个捂胸皱眉的动作,放在西施身上,就是 “西施捧心”,美不胜收;而东施做出来,却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在江苏太湖地区交战,结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俘。这时的西施已经18岁了,她倾国倾城的美名传到了勾践的耳朵里,于是勾践指派范蠡特邀西施入宫,交待了她三项任务。
一是让夫差沉溺于酒色之中,荒其国政;二是怂恿夫差对外用兵,耗其国力;三是离间夫差和伍子胥,去其忠臣。但是,西施当时还只是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洗衣女。
虽然国色天姿,却不具备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气质。”此时的西施深明大义,为了国家利益,她拜一名资深宫女为师。刻苦学习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经过三年的发奋苦练,一名村姑终于脱颖而出,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西施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高贵气质。勾践这才把西施献给吴王。
吴王夫差看到西施后,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喜出望外,他斥巨资,在苏州建造了金碧辉煌的春宵宫,又修配了人工湖,在湖中摆设青龙舟,天天与西施在水上嬉戏。
西施擅长跳“踢踏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踢踏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面铺着木板,西施穿上踢踏鞋,蹁跹起舞。这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其中,那还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国家大事?
历史上衡量明主与昏君的标准,主要看他勤奋还是荒嬉,简朴还是奢侈,骄纵还是谦冲,近忠还是信谗,明法还是滥刑。夫差就是这样在西施的引诱下,从明主蜕变到昏君。
夫差终年陪伴西施居住在苏州春宵宫中,弦歌相逐,把国政交给佞臣,国政荒殆,他还逼死了贤臣伍子胥,对外连年用兵。经过十年的折腾,吴国农田荒芜,国力耗尽。
勾践乘机大举进兵伐吴,大败吴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夫差就是用当时战胜越国的战利品——镇越宝剑自刎于苏州市城西北的浒墅关。
西施舍身救国的英雄义举,在浙江省诸暨市城南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称颂其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
西施的人生结局还是非常美好的。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越国。范蠡也是赢得美人归,同时他也看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他决定功成身退。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僚也是好朋友的文种,并写信劝文种离开,信中提到越王为人的那句历史名言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文种不听,最后果然被越王杀害。
范蠡同西施乘一条小船离去,后游齐国,改称陶朱公,经商致富。成为当时首富,身价千亿以上。西施死于何年,史料中没有记载。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女慕贞洁”,直译为女子羡慕贞洁美。贞洁的榜样,就是西施。她当王妃,权极女人之冠;当贵妇,富极女人之首;当美女,艳极女人之魁。
“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夙言,在西施的身上并没有得到体现。正如宋代苏轼有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