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1)

摘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总结咏梅诗词可以发现,“早春、色香、枝影、品格、德性”这五个梅花的特点占了绝大多数篇幅,而自林逋之后,对有花梅枝的审美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开始花、枝齐招展,香、影同摇曳。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2)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3)

《山园小梅》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作突出地写出梅花特有的姿态美和高洁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将作者与梅花的关系达到了精神上的无间契合。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极真实地表现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使之陶醉。

这两句咏梅诗,在艺术上可说臻于极至,故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源出五代南唐诗人江为有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4)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5)

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

南宋诗人陈亮一生极力主张抗金,反对投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疏枝横玉瘦”,此句极其简洁生动地将梅枝刚劲有力的形象表达出来。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6)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7)

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公元1170年,在当时对金战争失利的背景下,冒着被杀的风险受命出使金国,在金国朝堂慨然陈词,据理力争,不辱使命。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建范村梅园,著有《梅谱》一书。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8)

这首《霜天晓角·梅》,起首写春寒料峭的威力,以“数枝雪”结尾,道出梅花不畏春寒,天淡云轻般绽放,坚韧的枝丫不屈不挠形象跃然纸上。也写出一个出战派政治家在全面投降派的氛围中孤寂的心情。

枝南枝北玉初匀,夜半颠风卷作尘。春梦都无三日好,一冬忙杀探梅人”。这是范成大另一首咏梅诗,以玉比梅花,枝南枝北的语句,将梅花枝丫的形态鲜明地展现给读者。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9)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10)

附图诗摘自苏轼《红梅 三首》,贬谪黄州期间所作,以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以红梅傲然挺立的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

诗中“孤瘦“、”斜枝“的形态,将梅枝疏影横斜的形态呈现出来。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11)

梅花其二的赏析(暗香浮动-赏析诗词里梅花之六)(12)

自林逋将有花梅枝的审美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后,众多咏梅诗词将焦点放到梅花枝干上,如“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薄薄远香来涧谷,疏疏寒影近房栊“,”千头江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由于这些名篇佳作的影响,梅之秀枝疏影成了与花色花香并列的审美视角。真可谓花、枝齐招展,香、影同摇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