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魅力#

提到学书法,有人就想到欧、颜、柳、赵这四家,好像条件反射一样。在很多人眼里,学习书法就得从这四家入手,好像除去这四人的楷书,世上再无其它的楷书。

更有甚者,有人不知为何成了这四大家的金身护法,视这四大家之书为书法圣体,听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好,好像这四大家将捍卫名誉的重任授予了他一样。

更有可笑之人,从没在心里想过这四大家的书法到底哪儿好。反正这许多年来,大家都说他们好,那我也就认为他们好,谁要说一句不好,谁就是不懂书法,是瞎说乱说。

这学习书法也好,欣赏书法作品也好,都是入自已的手和自已的眼,要先自已有个大概的判断,要有自己的观点,别人云亦云。要问一下好在哪?不质疑怎么能成长?

这书法名家再牛也是人,是人就有优缺点,他们的那些经典作品也一样,有其特长就有其特短,因为这世上就不存在完美一说。

这楷书四大家也一样,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你承认不承认这都是事实。

比如说:欧体很牛,但欧体和柳体一写就死,越写越死,写来写去,不跳出来就是死路一条,弄好了是欧阳询、柳公权第二,弄不好就是阁馆体。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1)

欧阳询讲法度,在开拓书法新风格上确实不一般,在书法史上是个人物,但欧阳询、柳公权等人过于强调法度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所以我说:唐楷成也在法度,失也在法度。

法度是什么?法度就是立规矩,就是一种最严厉的约束。

在艺术当中讲法度,讲规矩不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对艺术想象力的束缚。

这书法是艺术的一种,艺术从来都是讲究天马行空,讲究创新和自由,强调想象力。而欧阳询和柳公权则反其道而行之,将楷书弄的规矩众多,法度森然,这不得不说是对学习者一种禁锢和束缚,是一种对艺术的固化。

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亦未从唐楷的禁锢中走出,用笔和结字皆严谨有余,灵活不足。其晚年所作《勤礼碑》在灵动方面就要宽松许多,在艺术性方面远胜《多宝塔碑》,而此碑也是人所公认的颜真卿最好的楷书。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2)

在四大家中,赵孟頫在灵动方面做得最好,风格也更利于学习者向行书转化。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3)

其实除了这四家,值得学习的楷书还有很多,其艺术水平也绝不在这四家之下。比如说隋朝智永和尚的楷书,智永楷书是魏晋书风向唐楷转化时期的过渡性产物,其作品既有魏晋书法的古朴风韵,也有唐人的严谨。他的楷书介于晋楷和唐楷之间。书风敦厚,笔法灵动,结体亦沉稳厚重,其艺术水平完全可与四大家比肩。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4)

值得学习的楷书还有褚遂良和虞世南,褚遂良在我的文章中对他多有介绍,笔者对他的书法也非常看好,他的楷书飘逸灵动,存一丝隶意。笔法灵活多变,结体外松内紧,褚遂良用行书之法写楷书,境界和书艺已然臻于化境。学习者学其楷书,绝不会受其所禁锢,反而会越写越活。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5)

褚遂良的楷书艺术水平只在四大家之上,绝不在其下,是绝对值得学习的楷书大家。

虞世南楷书亦值得推荐,其代表作《孔子庙堂碑》是楷书史上典范之作,不论用笔还是结体皆体现出高水平,可惜的是近年来,书坛流行书风总也刮不到虞世南那里,学他者少之又少,不得不说是当今书坛的一大憾事。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6)

另一值得提及的楷书大家就是赵佶,赵佶的楷书被称为“瘦金体”,“瘦金体”是赵佶依褚遂良楷书和薛曜楷书发展变化而来,其风格特点独树于书法史中楷书之林。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7)

赵佶艺术天赋超高,这一点在他的楷书中有很好的体现,他的书法线条和结体安排均不同反响,风质非常独特,不与众家泯然。也就只有赵佶那种天资出众之人才会有那种艺术想象力,才会写出那样漂亮的楷书。

楷书四大家书法特点总结(学书法不要迷信)(8)

学书者完全可以将赵佶的楷书当成范本,他的楷书亦非常灵动写意,少有禁锢,在艺术欣赏性上堪为上佳。至于有人说学其书法易致习气,恐怕是偏见使然。习气不习气的完全看学习者有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方法不当则学哪家都会学歪,与学谁无关。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名家经典众多,不能老是眼光狭窄,只推崇几家,而要眼界大开,多种风格共同发展传承。这样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