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小龙虾)节,平日天南地北爱电影的好友,在这儿聚齐了。

大伙剥虾、喝酒、聊天,昼夜不舍。

主题除了电影,还是电影。

——没有什么比遇见一部好电影更兴奋的事。

比如这两天,我们都在谈的它。

静谧的一片蓝色,一艘航空飞机突然从天而降,pia在海面,钢铁身躯瞬间分崩离析。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

还是蓝色。

这次是水主动“进攻”。

身穿救生服的辛芷蕾非但不躲,反而闭上眼睛,顺势感受。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2)

Sir敢说,华语商业大片,从没见过类似镜头。

这是两个“世界”的短兵相接。

一个是海洋,它美好,但这美好中,蕴藏了吞噬一切的能量。

一个是凡胎肉体,它脆弱,但这脆弱里,也能逼出战天斗地的气力。

谁输谁赢?

香港导演林超贤又双叒在游戏规则之内开拓,冒险。

这一次,他和四次合作的爱将彭于晏,带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金牌制作团队,“玩玩水”。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3)

-1-

别小看水。

世界电影圈三大拍摄难题:动物,小孩,水。

特点都是:难以控制。

回忆下。

拍过水的华语导演有谁?

李安,徐克……

没了。

水戏最牛掰的导演是谁?

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卡梅隆。

除了席卷全球的《泰坦尼克号》(1997年),早在1989年,卡梅隆就以《深渊》了解水的习性,拍出人与水之间的纠葛。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4)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5)

卡神对拍“水戏”输出的经典公式就是——

要拍出人在水(大自然)面前的恐惧。

水底,其实是内心环境的外化。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6)

细节越多,可信度越高,沉浸感越强。

从《紧急救援》预告片看,林超贤无疑摸到了窍门。

为了证明水(海洋)顶级的威慑力,林超贤聪明地以参照物,去验证它的多变。

一个是

水库里被倒入大量冰块,海上救援队泡在里面,模拟出海洋的低温。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7)

还有就是

海上救援,建筑海面的油田平台也是高危地。

火海火海,油田烧起来,火焰无处不在,如坠入海底。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8)

林超贤,花式展现了海上救援的难度,让观众能够在一部商业电影里感受到水的温度、速度、空间等等状态。

这些细节,无一不是瓦解人类求生意志的“魔鬼”。

但。

“水”又不是魔鬼。

-2-

真正的魔鬼,是恐惧。

《紧急救援》当然歌颂英雄。

但这种歌颂,并不是一味地拔高。

“恐惧”,才是英雄品质的参照物。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9)

没有谁天生英雄。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一个凡人多大程度克服内心软弱,打败内心恐惧的过程。

这过程,越艰难险阻,共情感越强。

林超贤选择彭于晏,就是要打英雄光环与失败者情结的反差。

彭于晏在林超贤的电影形象,一直像条“狗”。

《激战》中,他是落魄的富二代,他只能像狗一样,用最“穷”的办法去训练。

《破风》中,他从事业巅峰跌下来,被狗仔拍、被停赛,女朋友好兄弟纷纷离开,他心里残废得如病狗,一度不想站起来。

即使在《湄公河行动》,他做卧底,也有部分原因是女朋友吸毒自杀,他当恶犬,以牙还牙。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0)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1)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2)

总之,林超贤不会让彭于晏好过。

他就是把他放在绝境之池,看他沉沦,挣扎,一上一下。

这是林超贤钟情的故事。

这,也是他的人生。

上个世纪末,香港影坛低迷不振。

东南亚市场急剧萎缩,本土市场被好莱坞、盗版蚕食得所剩无几。

没人敢轻易投钱拍电影。

即使是有着如《野兽刑警》《江湖告急》等优质作品的林超贤,也曾被困在谷底。

但。

就像置身敌人巢穴的困兽,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

网上说,恐惧的叫声

可以把你内心的一切困扰释放出来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3)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4)

2008年,《证人》与张家辉横空出世。

2010年,《线人》再下一城,谢霆锋称帝。

这两年,林超贤更以《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开拓出主旋律高度类型化,商业化的大路。

票房丰收的同时,一部豆瓣8.0,一部8.3。

“怕,才会输一辈子。”

这是林超贤借角色说出的信念。

听上去热血沸腾?

但热血背后,说到底,还是对“输”的恐惧,战胜了对“怕”的恐惧。

-3-

林超贤最怕“输”。

《紧急救援》筹备其实早于《湄公河行动》,但导演自觉没准备好,无论剧本,技术都不成熟。

水戏气象万千,如果没有相匹配的资源,项目硬上弓,拍出来,也是失败。

林超贤喜欢都玩真的。

《逆战》前去战乱的约旦拍,《湄公河行动》采用了公安部的绝密资料。

《红海行动》更是前所未有全程实拍。

军舰是现实中当年撤侨的那一艘。

陆地战的装甲车、坦克甚至飞机,都由拍摄地摩洛哥的当地政府提供。

蛟龙突击队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一支海军特种部队,演员的训练也是完全按照军事化标准。

还有战术。

突击队员的攻城策略、狙击手的反狙击花招、坦克借助角度的逆转、体型悬殊的搏击技巧……

这次拍《紧急救援》,单单取景地。

林超贤带着团队去过意大利、比利时,最终,锁定墨西哥。

冥冥之中有巧合。

这,也是《泰坦尼克号》当年拍沉船的旧址。

场地真,人,更要真。

彭于晏本人就是冲浪玩家,但这次拍水下拍动作戏,也结结实实吃了不少苦头。

仅仅是水压,可怕堪称科幻级。

超过6000米,深海的水压是北京地铁最拥挤程度的10万倍。

哪怕就是拍摄需要的30尺深度,演员要腾挪做动作,要克服的压强,也是陆地的数倍放大。

耳膜、眼膜都会承受压力,拍长了,生疼。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5)

这也是林超贤被称“禽兽”的原因之一。

辛芷蕾抱怨:

游泳池被大块黑布盖着,只挖了几个洞,希望控制光束,演员在池底拍也不给氧气。

彭于晏吐槽:

在急流中拍摄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浮力,耳边还听到导演说,再大点,浪再大点的。

“每天就在水里泡着”,崩溃的心都有了。

导演“变态”到,连杀青仪式都要在深度30尺的水底里举行。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6)

当然,这也反面证实了演员对导演的信任。

我把命交给你。

我们一起干出一部好作品。

-4-

林超贤确实更“变态”了。

他甚至“变态”到,开始享受恐惧。

这才是林超贤更让Sir惊讶的变化。

电影依然有孤独受训的文戏,命悬一线的武戏,但戏里戏外,Sir发现,还有一种气质在慢慢渗透,上扬。

好像,似乎,看上去——

林超贤不再板着脸不怕,而是学会笑着不怕。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7)

这让Sir想起《泰坦尼克号》经典一幕。

当时,船已撞上冰山,大水淹船,所有人都跑到船板,哭泣声,嚎叫声,求救声,一片混乱。

但。

恰恰在绝望的生死关头。

几个大小提琴手反而坐下来,他们像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专注而平静地演奏着。

这种生与死,动与静,大与小,不吝于是对“绝望中的希望”最悲壮的阐释。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8)

落地于《紧急救援》——

除了救援,我们依然别忘了大海美好的一面。

晒得滚烫的沙滩、比基尼女孩、沙滩排球,小伙子们斗志昂扬地“冲鸭”……

给彭于晏看大家迷恋他的样子(把彭于晏虐成真爱的只有他)(19)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极小几率赶上海上险情,但恐惧并无远离。

更多的“怕”,是像渗水一样更加无声,细密。

这或许是《紧急救援》选择2020年大年初一公映的原因之一。

恐惧催生无畏。

黑暗的尽头是光芒。

未来已来,如果连微笑都做不到,那才是彻底输掉人生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