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沟林场门口
森林守护者袁国增
承德新闻网1月28日讯(记者周轩名 通讯员袁国增)承德是一座山城,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最低气温已经达到几十年不遇的零下二十八度了,承德更是早已进入了“速冻模式”,在市区的大街上或是公交车上市民大多数都穿着羽绒服戴着厚厚的围巾和帽子。承德冬季的景色十分迷人尤其是山景,但由于大雪封山,我们很难感受到大山里冬天的风貌,但那些默默耕耘在大山里的看山人条件更是十分艰苦,他们的故事也是鲜为人知。
我是宽城县林业局冰沟林场的一名普通员工,我的工作地点在宽城县亮甲台镇大汉沟村的都山脚下。1月23日更是冷到了极致,我哆嗦着从羽绒服的衣袖里扒出手表,竟然已经10点钟了。虽然走了十多里的小上坡,但我的手脚依旧冻得发麻,领口的霜和下巴蹭来蹭去,互相温暖着,锅里冒着腾腾热气,是高叔担心我们冻着,帮着烧炕呢。天气预报里县城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二十七八,营林区怕是起码有三十开外了。
雪后都山望海森林公园
森林守护者前往巡山路上
早起匆匆的去吃了口饭便小跑和同事董强一起去车站赶7点钟的班车了,班车晃晃悠悠驶出县城,一路向东,奔向那远山的鱼肚白,雪后的公路上冰雪还随处可见,司机师傅小心翼翼的避让着对面喷着强光的来车和灯光下潜伏着伺机作祟的暗冰。又过了约个把小时的功夫,班车翻梁越坎儿终于在一路颠簸中行至了亮甲台村口。大汉沟村在山里,距离亮甲台镇还有十多里的路,只能靠走了,因车流量低,又很难晒到太阳,进沟的路上的冰雪依然很厚,开车打滑严重,很是危险,索性,我们最近上班就直接用走的了,已数不清这是我入冬来第几次走路来营林区了。
守着暖气喝了大半杯的热水,终于暖和了些许,这时区长才哥也填完炉子进屋了,嘘寒问暖之后跟董强我俩说,再暖和会儿进山转转。才哥是前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在林场干了有两年多了,勤奋踏实,即使这大雪封了山,也几乎每天都要带我们去巡趟山,因为这两年的徒步热,经常有驴友贸然进山,冰天雪地的受伤迷路可了不得,再有就是去几处泉眼溪流把冻住的冰面敲开,保证让在山上过冬的动物不至于没水喝。
冬天的都山,没有了夏日的游客如织、草木葱翠,甚至连野鸡和麻雀也不常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浑厚的静谧,阳光温暖但不热烈,风却凌厉的很,自打下了第一场雪,她又多了几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妩媚,峻峰深谷、密林杂草都在香甜的睡着,孕育着新的生机。
护林人的守望。
巡山的路上,边听才哥指引林间小道,介绍草木特性,还一边听他讲述这大山和一代代守山人的故事。他说:“咱这山啊,有数十平方公里,三百多种植物,两百多种动物,天女木兰更被称为植物活化石。”这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护林员的脚印和汗水,早些年,去往主峰的瞭望塔,基本上全是靠双脚,一上一下,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一走就是一整天,渴了喝口山泉水,累了就在大石头上歇歇脚。他还说:“没有重大火灾,并非没有火情。”诚然,每到除夕、清明和赶庙会的时节,上坟烧纸、焚香放炮的,骈肩累迹,络绎不绝,虽寒风刺骨、万家团圆,但护林员却要孤身进山,东头瞭望、西面劝谏,去年,连场部领导都在山上过的年。
一个不留神,我还是狠狠的摔了一跤,屁股生疼,袖子里也灌进了雪。眼看就要打春了,这雪还是过脚脖子深呢,怕是真得挺到三四月份呢。刚入冬,这雪便积下了,三四场下来,平常的地方都有三四十公分厚了,遇到沟沟坎坎甚至都及了膝盖了。这雪,不同城里,车一压,太阳一晒,就化了,执着的就像这里的护林员,厚实洁白的雪被深情的扒在大地上,又像父母,生怕孩子渴着,冻着。记得有次巡山正赶上下雪,我走在下山的路上,雪花越飘越大,宛如棉絮,轻柔的荡在枝头和眉梢,我竟不由得生出一种感动,那美,胜似一场邂逅。
日过哺时,我们又回到了我们的防火检查站,高叔热腾腾的白菜豆腐也刚好出锅,天短了,我们通常一天两顿饭。在林场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高叔不仅在移栽天女木兰上取得了卓著成就,做饭也是一把好手,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不错的滋味。只是早年艰苦,三九天里烧水做饭也要去溪边破冰挑水,那该是何等的不容易啊!
转眼,到营林区工作已有半年了,从林木葱茂到草枯叶落,再到现在的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整座大山,我对这工作的态度和认知也从起初的好奇热烈,逐渐归为当下的尽责笃行。大山孕育着生机,积雪也将消融,年复一年,大山绽放着无限姿彩,护林员始终默默奉献,像这雪,静静呵护,且又细细滋润。瞟了一眼董强泡在盆里冻伤的脚,我的心又不禁一颤,那疤是他平凡岗位上沁着痛楚的勋章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