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二十大我们在行动(护航二十大我们在行动)(1)

“关于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县乡村社会治理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精神力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对‘社会治理’的‘大课题’和‘小切口’有了更深入的思考。”8月25日,从全市政法系统政治建设推进会议暨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第一期培训班上,学习了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后,建昌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叶强踌躇满志,特别是对“社会治理”,思考颇深。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昌县早有足迹。“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人民的贴心人”这一理念,建昌县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在网格内及时解决居民的需求。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建引领,网格能动,建昌县把党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构建了乡镇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通过“定格、定人、定责”,推动村、社区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现”。按照管理网格化、服务全程化、运行规范化的要求,对网格化实行全方位、精细化动态管理,全面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多员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组织有效嵌入社会治理之中,以孵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抓手,充分发动辖区居民、退休老党员和有威望的群众,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把网格员和志愿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工作中。共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昌县平安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省、市精神,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兜底服务能力。通过“以会代训”和“乡镇自行培训”的形式,对网格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充分发挥好网格员的“六员”作用,实现居民信息与村、社区服务有效对接,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在网格内及时化解各种风险隐患矛盾。

在今年年初新一轮疫情防控中,建昌县针对一些社区网格员力量严重不足问题,为建昌镇和八家子镇15个社区新增742名网格员,这些网格员通过集中培训和全员核酸检测的两次实战,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为了方便服务群众,建昌镇平安社区实行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今年8月8日,平安社区网格长王春晓像平常一样在网格内走访,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康馨楼居民张宏达(社区三级网格员)电话反映建生路口的井盖坏了,影响出行且有安全隐患,老人和孩子出行极为危险,求助让社区帮忙解决。

放下电话,王春晓立即安排部署,通知社区刘晓莲(二级网格员)下户勘查情况,现场拍照,提取资料,并留专人值守,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即刻汇报给建昌镇政府领导,立即协调市政部门,市政管理处城管股很快派人赶到现场,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更换了新井盖,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建昌县平安办积极推进“警务 网格”联勤工作机制,成立了“警务 网格”工作专班,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创造了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问题联治、服务联抓的“六联工作法”,形成“警务工作为网格服务、网格管理为警务所用”的工作格局。着力防范社会风险矛盾,坚决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早、化解在小,把大矛盾大风险控制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今年3月份,在工作专班联动排查中发现,生活失意的李某江因孩子患癌、就医经济及分家不公等问题,有点想不开,感觉社会对他很不公。属地派出所与建昌镇政府了解此事后高度重视,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干部、网格长等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找到症结后,耐心劝导,通过近一个月联合调解,李某江最终放弃了报复的心理。他感动地说:“幸亏有了你们,要不然我真就有可能想不开啦!”

为深入贯彻落实基层社会治理会议和全市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行动暨基层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会议精神,建昌县平安办协调卫健、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平安建设单位成立工作组,卫健派出专家组,以集中和入户的方式开展重性精神病风险评估鉴定工作。在小德营子乡对重性精神病风险评估时,贾家屯村网格员柳爽提供了重要情况,其所在网格内有一个风险隐患的精神病人袁某营,属不在册人员,请专家到袁某营的家里进行评估鉴定。县平安办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和工作组人员入户进行了详细鉴定,落实了“六位一体”包保体系,确保重性精神病在册人员与风险隐患的人员应评尽评,不漏一人。

通过不断的完善,建昌县“党建 网格”的模式现已日渐成熟,并在具体实践中更加深化、延伸,强化了“党建引领、法治强基、综合保障”的三角结构,抓牢抓稳新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

来源:葫芦岛政法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