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注:杨伯峻

出版:中华书局

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诸。”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闲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居薛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居薛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你君王学好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花,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

答道:“找齐国人来教。”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打扰,纵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也是做不到的;假若带领他在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住上几年,纵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年龄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是好人,那王同谁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王宫中的,年龄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不是好人,那王又同谁干出好事来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滕文公章句下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纳,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译文:公孙丑问道:“不主动地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谒见。[从前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过墙躲开了;[鲁穆公去看泄柳,]泄柳关着门不加接待,这都做得过分;如果逼着要见,也就可以相见。阳货想要孔子来看他,又不愿自己失礼,[迳行召唤。有这一条礼节,]大夫对士有所赏赐,当时士如果不在家,不能亲自接受拜谢,便得再亲自去大夫家里答谢。因此阳货探听到孔子外出的时候,给他送去一个蒸小猪;孔子也探听到阳货不在家,才去答谢。在这个时候,阳货若是[不耍花招,]先去看孔子,孔子哪会不去看他?曾子说:‘竦起双肩,做着讨好的笑脸,这比夏天在菜地里工作还要累。‘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同这个人来谈,却勉强和他说话,脸上又表现出惭愧的颜色,这种人,我是不赞成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怎样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节操,就可以知道了。”

滕文公章句下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商品的赋税,今年还办不到,预备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然后完全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人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预备减少一些,先每个月偷一只,等到明年,然后完全不偷。‘——如果晓得这种行为不合道理,便赶快停止算了,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三六九等(孟子二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