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我见过满身刺青的大汉公交车上让座,这个时代穿着靓丽帅气的不一定就是绅士,打扮暴露不合时宜的不一定就是坏人,所以不要以貌取人。”

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不会在意肤浅的表象,而是收敛光芒,韬光隐晦,尽量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就像《琅琊榜》里的纪王爷。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1)

皇宫、天下,民生,看着紧密相连,但是却各行其道,各不相干。

表面的平静无波,实则暗潮涌动,各个势力推波助澜,都想捞得好处,分一杯羹。

如果没理清利害关系,就一脚踏进去,很有可能落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风雨欲来,路上的行人匆匆,努力地在风雨的施压寻找避雨、栖身的场所。

而该选哪?哪里又能靠得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不同标准的秤。

纪王爷的心里也有自己的一杆称,他以皇帝为尊,但是却不想违心而活。

原来,他比谁都要拎得清。

列夫.托尔斯泰是这样理解聪明的:聪明的人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若按上面聪明人的标准来参考,纪王爷用自己的力量救下祁王的遗腹子,虽然听曲享乐但是也不去干害人的事,他了解身边的每个人。

但是,面对皇帝,他憨态可掬,除了吃就是说些安慰皇帝的话,一副十足的蠢笨模样。

这个表里不一的纪王爷却在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是他运气太好还是我们低估了他的能力?

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一聊这个《琅琊榜》中的纪王爷。

他逍遥快活,只管纵情享乐,可是做事却一点都不含糊。

首先,他看破不说破,揣着明白装糊涂,是最糊涂的明白人。

昔日林殊的副将卫峥被抓,而靖王又一直因为赤焰的案子耿耿于怀。

如今峥侥幸活了下来,又恰巧靖王也在金陵城,因了靖王对赤焰军的情谊,得知消息的靖王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夏江就是笃定了这点,才来做这个局。

·

而纪王爷也是看到了这点,他猜测到,靖王如果想找一个缺口,那个缺口可能就是自己。

于是,他等着靖王的动作。很快,言豫津来找他了。纪王喝退所有下人,只为了给豫津看曲子。纪王爷爱听曲,阖府上下众所周知,他实在没必要因为给豫津看曲便喝退所有服侍的下人。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2)

之后的发展就更自然了,纪王主动提到了妙音坊的宫羽,表示想听宫羽弹奏的曲子。

到了宫羽的住所,也是他主动提出气味不佳,主动提出开窗透气。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本来豫津找纪王爷要做的事,纪王爷就像照着剧本一样,主动把自己该做的一切都做了,这似乎也太过于顺畅了。

最绝的是纪王爷每次跟皇帝说话的那个语气和表情,全是一副呆呆憨憨的模样,面对多疑,浑身戾气的梁帝,不得不说他这个样子让梁帝十分受用。

纪王爷身为皇子,在派系林立的皇宫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在梁帝登基后,一直深受重用。

就连梁帝都说:‘’言侯爷和纪王爷这两个人在宗室外戚中,很有人望。”

可见,纪王爷有着自己一套不俗的处世方式,这样的人绝不会是一个糊涂人,只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聪明人。

其次,纪王爷表面上寄情于声乐,其实是独善其身的通透人。

纪王爷有一个特点,喜欢听曲。

比如他约豫津和景睿去他家饮酒听曲时,听着听着,就突然说道:“你们看那弹琵琶姑娘的那双手,那手,那手法真是不错呀!”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3)

冷不丁听到他这样评价弹曲的姑娘,观众肯定和我一样把他归类为好色的浪荡子。

可实际上,他是一个为了听曲而掩盖自己;表面花天酒地,实则心明眼亮,万事了然于心。

纪王爷和言豫津关系最好,俩人是忘年交,经常一起听曲。他最欣赏的是妙音坊的宫羽姑娘,最看好的是靖王。

他寄情于声乐,不理朝政,轻易不入朝堂,不爱朝堂争斗。只顾自己活得快活,吟诗作赋,风花雪月,求得一世平安。

而梁帝也是因为纪王的这个性情,才真的像对待弟弟一样对待他,而他也是每次进宫除了说自己该说的话,就是该吃吃,该喝喝,给人留下一副不靠谱的模样。

出生帝王家的纪王爷,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低调行事,从不表现自己,懂得低调,是真正独善其身的通透人。

第三点,纪王爷懂得示弱,关键时候能够出奇制胜。

纪王爷的经典台词:‘’我万事对心不对人,再说谁跟谁不是骨肉至亲呢!”“不一样的,我是皇帝,弟弟。”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4)

他的痴憨,让人忍俊不禁。

他随意的一句话,让人肃然起敬,原来,他才是那个深藏不漏的高人。

他确实是个对心不对人的人,祁王旧案,诛连者无数,凡事和此案有关联的,凡事能杀的,基本都杀光殆尽,靖王得以保全,是因为他那会儿正好不在金陵城。

在如此声势浩大的劫难之下,纪王爷竟然保存了祁王的遗腹子,庭生。不仅让他顺利出生,而且瞒住了皇帝的耳目。

更让人钦佩的是,他了解萧景琰的确脾气秉性,萧景琰性格倔强,最容易硬刚。而纪王爷把祁王遗腹子存世的消息递给靖王,让他多多照看,其实是安抚靖王最好的良药。

梁帝召见纪王,想敲定太子人选。纪王爷先是惶恐,表示这是皇兄圣心独断之事,自己不敢妄下断言。

之后,梁帝表明了,只是兄弟两个闲话家常,让他继续吃。

梁帝继续问他觉得景琰如何,纪王爷用了八个字回复:“仁孝德义,赤诚忠勇”。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5)

也是这几个字,奠定了梁帝立萧景琰为太子的决心。

这几个字,一方面说明萧景琰的人品,另一方面也褒扬他九安山救驾的功劳。这两点,也正是梁帝心里对萧景琰最为满意的。

整部剧里,没有人比纪王爷更懂得示弱,每次见到皇帝都是一副滑稽的表情,痴痴呆呆的样子会让人觉得他就是一个混日子的纨绔子弟。

但实际上,人间百态都在他的心里。他是一个比谁都明白的明白人。

而他被低估的实力,正是他希望被身边人看到的样子。而他,也成了整部戏里大智若愚的天花板。

琅琊榜纪王爷说再也不来了(纪王爷是个怎样的人)(6)

更多宫斗、宅斗、权谋剧解读分享,关注@白姐宫斗,给你不一样的深度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