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我国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关于他的身世已在小说中进行了说明,那就是诞生于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之中,天地生成,无父无母,无名无姓。
那么,像孙悟空这样形象立体丰满的人物,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他相对应的历史原型是谁呢?从民国初期到现在的近一百年间,关于这个问题,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学者们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难分胜负。
鲁迅先生首先在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举了唐朝李公佐写的小说《古岳渎经》的怪兽———淮涡水神无支祁为证。认为孙悟空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从而认定孙悟空的原型是无支祁。
在中国文学典籍《太平广记》中就有详细的关于无支祁的传说。关于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五百多年后,才出现了唐僧取经的故事,流传了八百年之后,才出现了吴承恩加工整理的《西游记》。对于喜欢采集民间传说故事作为素材的吴承恩来说,也会多多少少受《太平广记》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中明确表达过自己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源自无支祁:
“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
那么鲁迅认为孙悟空原型是无支祁有哪些依据呢?从外形上看,无支祁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从经历上,无支祁以前是个兴风作浪的水怪,后来大禹治水的时候将他压在了龟山之下,成了水神。而孙悟空与无支祁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都拥有火眼金睛、有被压在山下的经历,与大禹有关联。
而另一位文学大咖胡适则表现了不同的看法。
他在《西游记考证》一书中写道:
“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为了找到对应的人物,胡适翻阅了诸多印度书籍,终于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找到一个与孙悟空相似的人物——神猴哈奴曼,胡适认为这才是孙悟空最早的原型。
么胡适认为孙悟空原型是哈奴曼有哪些依据呢?首先,他们有相同的事迹,孙悟空大闹过天宫,而哈奴曼火烧了罗刹宫殿;其次,他们法术相近,孙悟空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而哈奴曼善于跳远,有风神之子之称;最后,他们文化修养一致,孙悟空能讲禅论理,而哈奴曼也是个文法作者。
鲁迅、胡适都对孙悟空的原型表达了观点,也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充分理由。但对于孙悟空的原型到底是谁,学者们争吵了多年,至今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不管他的原型到底是谁,孙悟空这个形象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总是无法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