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

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石碣

好学勤思的人,总是会有进步的,也会有巨大的收获,何况是思想家孔子呢?这次见面,孔子就好像是向老子交上一份精心完成的作业一样,关键是终于得到了老子的肯定。《庄子·外篇·天运》载: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能得到大思想家老子的肯定,这是莫大的荣幸。在这里,我一直有一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关于孔子所整理的这六经,比如《尚书》,这一直是帝王密藏之经典,只有老子这样身份与级别的人,才有可能接触到,也只有这样的“守藏室之史”才可以在“藏之名山”博览群书,成为饱学之士,也才可以俯瞰经典,甚至藐视经典。而以孔子的身份来看,即使你学问再大,也是不可以窥探皮毛的。

然而,现在看来,孔子与老子不仅有交集,而且是惺惺相惜灵魂相通的至交。他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分崩离析的混乱时代。那些藏在冠山石室的鸿篇巨制,每一件都是历史珍宝,文化奇观。作为“周守藏室之史”的老子,肯定知道这些宝贝的珍贵价值。而孔子的学识,恰恰是整理这些绝品不至于失落的最佳人选。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孔子整理的这些六经,恰恰也是被老子看成“夫六经,先王之陈迹”的这些文献,通过老子来到了孔子的手中,又被孔子精心整理流传了下来。

孔子整理六经,本就是历史之谜。孔子是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伟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整理编订了六经,使中华文化的根脉薪火相传,由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尊称为“文圣”。一直疑惑孔子编订的历史文献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王子朝奔楚从周王室带走的一大批文献。在这叛乱大军中就有老子的身影。当王子朝兵败,一路逃奔,是不是还有机会将那些典籍托付给可靠的人?几乎没有可能。反正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先夏时期中国的四部非常著名的著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彻底消失了,《山海经》流落民间,而六经却被孔子保存了下来。

这也许就是发生在冠山石室最不能说又不能不说的事实真相。为什么无数的问题,老子都高深莫测,往往让孔子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而这一次孔子将整理六经的成果汇报之后,好像再有什么疑难杂问都不重要了,而是非常肯定地说:“可,丘得之矣”。孔子是儒家,老子是道家,孔子真得道了吗?怎么可能?道不同不相与谋。儒道两家巨头在冠山多次交融碰撞,并没有合二为一,而是沿着各自的方向影响着人们。

那么,孔子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应该就是老子早在王子朝叛乱之前就托付给孔子的六经文献,如今经过孔子的整理,终于可以经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传承并发扬光大,至少是流入民间,深入人心,再也不会消失了。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孔子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光和热,德范世人,文化民间,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是中国古文化的幸事,是历史的幸事,也是冠山石室走向未来的幸事。春风化雨,文化人间,这不就是冠山石室的最高境界吗?这不就是名副其实的“文峰之祖”吗?

一个“化”字,这才是老子眼中“丘得之矣”的真正含义吧!

丘得之矣,冠山文化永存。丘得之矣,文峰之祖已化为天下。根本文种,薪火相传,这是两位思想巨人在冠山石室搭成的永恒默契!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在《庄子·外篇·天道》篇中,竟然有如此珍贵而难得的记载: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

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

孔子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

孔子曰:“要在仁义。”

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

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老子、西山、石室,这是不是曹植诗中揭示的冠山标配啊?一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再一次验证了这个观点。

这是我看到两位巨人的唯一一次针锋相对。老实说,在仁义问题上,这是孔子在给老子上课。但是,在人性问题上,老子始终非常悲观。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关键是你孔子想把自己整理过的六经再藏回冠山石室去。虽然老子已经被免职了,已经告老还乡了,可孔子还是能找见老子,而这时候的老子竟把这位老朋友的请求断然拒绝了。

为什么?孔子相信人都是仁义的。

而老子认为,善恶本是教育的结果,是耳濡目染养成的,而人性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时过境迁,善恶转换,人性的丑陋往往容不下你孔子整理的这六经。即使你藏在冠山石室又怎么样?仁义的人守护一百年,守护五百年,你能保证期间没有一次天灾人祸而让六经灰飞烟灭?冠山石室真的那么可靠吗?

你是先师,可以传播啊,可以文化呀,还有比传播到人间、传播到人心更可靠的收藏吗?

这才是老子拒绝孔子“西藏书于周室”的话外音吧?!

还是老子的眼光最毒,直接看透了人性。在后来的“焚书坑儒”中,六经文献能够流传下来,恐怕还是传播的力量和文化的穿透力。

当后来的儒子再次来到冠山膜拜的时候,已经对冠山石室非常陌生了。这些从远古走来的功勋国宝,早已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任风吹日晒雨淋,任炮火刀枪斧凿,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直到又在石室中雕琢成夫子肖像,才又稍微安生下来。

冠山上还有一处“脉道坊”,上书“石室薪传”四字,倒是点出了冠山之精髓。

冠山石室,被老子守护着的时候,这里就是中国文献名邦;而被孔子传播之后,这里就成了中国文脉之源。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在这里汇聚,在这里碰撞,在这里得到升华,形成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高山大海,穷经皓首的学者们终其一生大多也仅得皮毛,“丰周瓢饮”应该就是对此文化现象的一种慨叹。

西汉文学家、经学家刘向在《说苑·卷第十一》说:“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这已选录到初中文言文大全的《不知不识》篇目,子贡的回答倒是很好地解释了“丰周瓢饮”的深刻内涵。

孔子在冠山见老子,这是两位巨人的划时代相见,也是中国文化开门见山的惊世开篇,冠山石室见证了这一文化奇迹,“夫子洞”中的石刻壁画,凝固了这一壮丽史诗。冠山相见,为中国文化拉开了绚丽夺目、精彩纷呈的序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唐诗宋词汉文章,元曲乐府明清小说,无不来自这冠山石室相见。也只有“文圣”孔子与“道圣”老子在冠山的这一段渊源,冠山才担得起“文峰之祖”这一称号!冠山之秀,江山锦绣。文峰之祖,文始化初。冠山一见,文化开篇。石室典藏,传播民间。文献名邦,名不虚传。

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当年的皮日休在《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中还写道:韩愈的文章,“蹴杨墨于不毛之地,蹂释老于无人之境,故得孔道,巍然而自正。”而韩愈“身行其道,口传其文,吾唐以来,一人而已”。于是,皮日休“伏请命有司定其配飨之位”,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发扬光大,“则自兹以后,天下以文化者,未必不由夫是也。”可见,文脉传承有源,文化兴盛有根。

突然我似乎明白了那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天下文章数二定,二定之中数平定。这不就是说天下文章数平定嘛!凭什么?凭老子,凭孔子,凭冠山石室中的历史文献,否则,谁敢这么大言不惭地吹牛呢?这不是笑谈,而是美谈,何其幸哉!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而冠山之秀,能独得孔子呵护,又能得老子守护,何其幸哉!文峰之祖,当之无愧!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2)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3)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4)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5)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6)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7)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8)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9)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0)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1)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2)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3)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4)

历史名人与贵阳东山的故事(冠山之秀文峰之祖系列之十五)(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