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22年9月7日,白露,此时太阳黄经165度,天气转凉。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1)

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天气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下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枝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晨光照射,更加洁白无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还是很热,每天要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裸身体了,以免着凉。我们对您最重要的提醒莫过于——记得早晚加件衣。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

一、白露,不懂规矩要吃亏!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2)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从白露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一不小心,阴气和寒湿就会上身,可以说,一年中容易生病的时候就要到了!白露以后,全家遵守这三个规矩,比吃什么、练什么都保健!

1、白露之后,勿露身!

白露之后,日夜温差加大,中医主张“白露勿露身”,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不要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身,睡觉也不要穿着无袖睡衣,最好换厚一点的被子,早晚可以加件薄外套。

2、白露之后,撤凉席!

除了早晚添加衣物,睡觉时也不可贪凉。这个时节可以撤掉夏季用的凉席,关上空调,将薄棉被备在床头,随时取用。此外,容易手脚冰冷的人还可以适量饮用些米酒,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并且其甜淡适宜,适合大多数人。

3、白露之后,多泡脚!

白露过后,应注意脚部保暖,建议大家常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时间约在15~30分钟,脚既能护全身,也能温和补肾。将热水没过脚腕,泡约5到30分钟,直至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二、白露之后3个艾灸重点:护阳、养阴、防鼻炎!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3)

白露意味着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段时间即将到来,艾灸爱好者一定要做好三件事:护阳、养阴、防鼻炎!

1、护阳:健脾暖胃,温补命火!

白露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推荐艾灸穴位:中脘、关元、至阳、命门、涌泉。

2、养阴:滋阴润肺!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疲惫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这类人白露后应注意滋阴润肺。推荐穴位:肺俞、肾俞、复溜。

3、防鼻炎:又到过敏性鼻炎高发期!

一到立秋之后,很多灸友灸开始反馈,过敏性鼻炎又发作了,白露快来的这几天,更是如此!而对于西医来说无能为力的过敏,中医却是容易的,其根源就是肺肾两虚。过敏性鼻炎,说白了就是正气低下(免疫力),越长期过敏的人,体内的正气越弱。

刚过去的夏季,想必很多人是天天吹空调、经常吃冷饮,必定损伤肺脏和脾胃的功能,从而损伤肾精。肾精亏损,必定引起肺气不足,肺肾两虚,稍微活动就会引起哮喘,肺主皮毛,肺肾两虚,就容易导致过鼻炎发作。

三、白露后艾灸调脾养胃,艾灸调过敏性鼻炎

1、艾灸调脾养胃,效果最佳

秋季却也是调理脾胃的最佳时机,除了在饮食等上面多加调理以外,不妨试试艾灸。

艾灸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中医瑰宝,具有对抗虚汗症、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疗效。

艾灸调理脾胃虚很有效,艾叶可温脾,使脾运化阳气,阳气盛则寒去,则脾胃和,从而调理脾胃虚。

中脘穴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4)

中脘,就在心窝处,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

足三里穴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5)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

作为穴位的“明星”,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

因此流传着“ 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

足三里对调理肠胃功能有很好的效果,中医讲长灸足三里,不光可以调理人体的肠胃,还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秋季艾灸足三里可以滋养脾胃,起到强壮的作用。

关元穴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6)

关元: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过去也叫玄关,就像人体腹部的一个阀门,有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不泄漏的意思。

关元穴离肚脐很近,温热的艾灸在灸此处穴位时,让人很舒适,同时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肤。

它为先天的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

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外,关元穴可以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不只是秋季需要调养,任何季节都需要进行调养的。

2、艾灸调过敏性鼻炎

迎香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7)

印堂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8)

大椎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9)

肺俞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10)

四、白露食补,食谱推荐

入秋适合早起艾灸(二十四节气灸白露艾灸)(11)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秋天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主张入秋宜食粥,做粥的大米、糯米等主料可以健脾胃、补中气、防秋燥,以滋阴润燥者。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从养生角度讲,适宜多吃一点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等。另外,白露时节天气转凉,西瓜、冷饮等不能随意吃了。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此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

香酥山药:

配方:鲜山药500克,白糖125克,豆粉100克,植物油750克(实耗150克),醋、味精、淀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山药洗静,上锅蒸熟,取出后去皮,切1寸长段,再一剖两片,用刀拍扁。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等油烧至七成热时,投入山药,炸至发黄时捞出待用。另烧热锅,放入炸好的山药,加糖和水两勺,文火烧5、6分钟后,即转武火,加醋、味精,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健脾胃,补肺肾。对于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气喘者更为适合。

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注意:外受风寒及发热饮冷、舌红苔黄、便结尿黄等实热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如果身体问题可以留言,定回复;如果您有艾灸调理案例,都可以留言分享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艾灸,使用艾灸,真正做到绿色理疗。此号为专业艾灸学习号,学习和产品都可关注;,欢迎您的点赞和关注,让我们一起学习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