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在外打工真的不多,即使暂时的出去,也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回家。想必在中国应该是很具有地方特色的了。

前几天以前的同事电话聊天,约他疫情后来山西玩,说起了山西这个地方,同事直言“你们山西那地方太落后了,沿途看到的都是黄土大山……没去山西前听说山西全是煤,后来去了一次大同的某镇出差几个月,那种贫穷、落后、愚昧,让我感觉……很多地方还活着上世纪

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种看似无意的“侮辱”让我特别难受。

这是身我养我的地方啊,山西到底怎么了?

你不也是千方百计的从浙江回到山西吗?你们山西人啊,在南方不多,都想回家!”无意的补刀还在继续。

是啊,山西人是真的恋家…

谈谈“山西人为什么不愿意外出打工”吧,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要聊为甚不出去打工,小良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读:

都是煤炭的错:山西省资源丰富,经济落后

不管山西人愿不愿听,严峻的现实却无法回避:改革开放不仅没有缩短山西同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的距离,反而相对地越来越加大了这种差距。20世纪80年代初,山西在全国省市排比中,还能占上中游位置,可现在呢,基本处于垫底状态。山西人可能为有上百条理由为自己辩护,但山西实实在在的落后了,这个事实却无论如何不能够抹杀。

经济落后,某种程度上,奋斗精神和闯劲儿就会不足,窝在家里最安全。小良知道,有人又要说"走西口"。醒醒吧,能不能不要总把老祖宗挂在嘴上?几百年前发生的事,老祖宗的奋斗史也不是当代人的遮羞布呀?

作为一个屁民,总感觉,煤炭真的是害了山西人。上世纪,山西的煤老板成为了暴富的标志。连港片古惑仔中打酱油的老板都是山西人。小良在外工作时,别人听到你是山西人时潜意识就会问问,家里是不是煤老板?

大哥,煤老板和山西老百姓真的没啥关系,都活在传说中。

国家政策方针咱们不敢讨论,也相信体制内自有高人。但煤炭真的改变了山西省,改变了山西的生态环境。甚至与现在山西的现状息息相关。即使到如今,山西的支柱产业依然是“能源”。

小良不禁在想,如果没有能源,是不是会逼出创新来?相信,山西人对“能源”的好感已经越来越低了!

山西人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你们山西那地方太落后了,沿途看到的都是黄土大山……没去山西前听说山西全是煤,后来去了一次大同的某镇出差几个月,那种贫穷、落后、愚昧,让我感觉……很多地方还活着上世纪”

山西人在外地可以回山西吗(在外山西人总会往回跑)(1)

正如之前所述,前同事那种看似无意的观点让自己特别难受。不禁还是想说说自己眼中的山西人,绝不是落后和愚昧:

1.晋语

山西表里山河,地形复杂多样,完成同县都有不同口音,但晋语是古汉语。

总的来说:多音不分,儿化音少,喜用叠词。

2.节俭

晋人是北方的“南方人”山西人比其他北方人细腻圆滑务实的多,内敛含蓄,节俭精明。

换句话说:北方人却细腻含蓄节俭,根上是山西人“苦日子”过的多。

3.精明

山西人性格内敛,性格上有南人特色,精细严谨。

不多说:就说两个词-算盘-老西。

4.保守

作为山西人,深知山西人骨子里的保守,有倔强的一面,也有无情的一面。

你就看太原这样的二线城市化有多严重,几乎没有郊区。(就比和太原同级甚至高一级城市)你再看太原的房价,2016年同期比程度宁波都高,山西人楞是不出去。

5.朴实

山西人不喜吹牛,实际,忍耐性极高,整体看安静内向。

别不服,山西人是真的能忍。

6.讲究

山西人在利益上,虽然精明,但绝对不是吃肉不吐骨头。

讲究你好我好大家好,也贪婪,却有规矩,知进退。

7.人杰

古代就不谈了,现代的山西大家也很多,多为有思想和有深度的。

赵树理,刘欣慈,随便就想到的。

8.后发

山西人一般不会攻击别人,不会挑起事端。

不主动出击,但后发制人。

9.嗜酸

稀饭里放醋,大米里放醋,你能看到的,都就着醋都吃过。

你信不信,啥也没有人也干喝醋。

10.文化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毕竟中华文化发源地

山西老槐树,你懂

太原本地的服务业尚可

太原地处太原平原,山西的省会,太原人总是自称太原为龙城,是历史文化名城。但是这里和西安没法比,和北京更没法比。柳巷是太原市区最繁华的一个商业区,在西安就相当于小寨钟楼回民街的地位,在北京就属于三里屯西单王府井的地位。但是你在柳巷走一圈就可以发现,交通和建筑特色以及商场之间它构建特色,就像太原在中国的地位一样。说好听一点,就是中庸,说的客观一点,就是二线城市中的末流。

太原的房价并不低,甚至一度比成都的房价都高。那是典型的城市型,几乎没有什么郊区,集中了大量的城市生活人口。但却没有特别的工业,仅有的工业靠着几所老国企。山西人极度保守的特色为太原汇聚了山西几乎七成的精英人口。外面的风光再好,也挡不住山西人回家的路。

山西人在外地可以回山西吗(在外山西人总会往回跑)(2)

所以这种发展导致了太原服务业的强大,不管是饮食还是装修,摄影,等等服务业,都有不错的发展。这是小良觉得太原,唯一能的称道的地方。

山西人在外地可以回山西吗(在外山西人总会往回跑)(3)

1.衣服销售

小良有一个朋友,他在北美新天地做衣服销售员。做了大概快三年了吧,平均月薪在6000左右,基本每天按时下班,但作为销售业,星期天是无休的。每周一可以轮休一天。但工作不太辛苦,她跟小良讲,衣服销售这个行业是讲究淡季和旺季的,所以每个月的工资并不等,但整体看下来,月入6000是没有问题的。淡季的时候,月收入在3到4千左右。旺季的时候可能收入会上万。小良最近一次见她,是他从北美打车去往榆次,要给榆次的客户送一件8000元大衣。这一单下来就能赚300左右。

2.置业顾问

置业顾问其实就是卖房的,这个也是小良身边的朋友。小良是16年左右买的房子,是太原的房价在7000左右,通过买房认识了自己的销售。到目前,小良的这个朋友基本月入一万,一直从事房地产的房子销售。已经做了快十年了。而且确实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一枚,自己也在太原买了房。有很多人在网上说房地产的销售多么辛苦,多么地位低下。其实实际在这个行业中做,做了一些窍门之后,还是可以过的很舒服的。卖房子基本就是和客户交朋友,做的普通,坚持一两年,掌握了行业规则后也可以月入6000,一个较为长期的工作。

3.影楼摄影

小良在结婚时,是在柳巷的金夫人进行的拍照,金夫人的摄影师学历比较低,大多为年轻的小孩。但工资却不低,小良咨询之下,发现平均每个月也有六七千,但这个相对比较辛苦,既要面对客户,又要进行拍照,还要负责售后。但门槛也比较低,能说会道就行。到目前好几年过去了,给小良拍照和服务的人还在金夫人工作,时不时的朋友圈发表自己的动态。所以影楼摄影在太原,也可以做到月入6000以上,而且是一份较为长期的工作。

4.装修设计

小良的房子在装修时,是在居然之家的尚品宅配找的全屋定制,全屋定制时会有一个设计师为你设计装修风格。说是设计,其实就是对一个装修软件进行操作,和客户商量讲简单的方案递交给公司。公司在按照方案进行生产组装。再说白了,就是用一个软件,与客户协商销售装修产品。当时全屋定制共花了五万,销售的小姑娘说她一个月可以赚12000,而且还比较轻松,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去客户的住宅进行考察。这其实挺让人惊讶,原以为这些工作可难,工资只在2到3千。但实际下来,收入比自己的工资都高了不少。

上述的几个职业,都是小良亲身经历,真人真事。写出来就知道一定有很多人不相信,小良一路在太原买房,结婚照,婚纱照,装修房子,所接触的每一个行业工作者,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而且大家都是劳动者,都是服务业的代表。并不是必须拥有高学历,高强度的工作。

自从这些之后,小良就对太原的服务业产生了新的认识。很大一部分服务业的工资都在6000之上,可以简单长期工作下去。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服务业的价值越来越高,掌握一门不错的技能,用1到2年摸熟一个行业,是可以找到一份不错收入的工作的。

这也许是很多山西人不愿意出去的原因吧!

山西人的劣根性

除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服务业,造成山西人不愿意出去打工的原因肯定有很多。这里谈谈自己认为的山西人的劣根性。

1.自以为是的精明

山西人常常自以为是的精明,很多时候往往就会动小心思。

算盘打得多了,或多或少会让别人感觉到不安。

有时候窝在自己家算来算去,又不走出去,真的没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精明过头,就会保守。

2.近乎偏执的保守

既成的规则十分重要,山西人十分守规矩,几乎到了敬畏的程度。

这种“规矩”并不是法律法规,而是既成的大众心中的“规则”。

外出打工,就和这种“规则”相矛盾。

从小,家里就教育自己“走一处,不如守一处”。

3.懒的厉害

别不承认了,很多山西人真的懒得厉害,吃不得苦。

30岁吭老的人在山西应该比例特别大。

小良就见过太多,30多岁了结婚后,靠爸妈退休金和媳妇在外面当服务员自己完全不去工作的男人。

小良也见过太多,结婚后靠老公工作,自己在家一打一年麻将的女人。

懒是原罪,谁也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