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一个叫内卷的词在年轻人群体中广为传播,因此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来应对内卷,因此就有人提出疑问了,如果国家之间也跟人一样躺平,那么没有竞争全球不就和平了嘛?其实战国时期的齐国就上演了这样的案例,最终的结果可能与人们设想的不同。

战国时期秦国依次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家,在其他国家相继被秦国吞并,只剩下了齐国面对秦国时,秦国是怎么样一个态度呢?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国家没有能力面对秦国,而其他的国家相继被秦国所消灭,此时这个国家应该是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的。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1)

可是当时的齐国全国上下却是处于一种躺平的状态,最终在全国上下的麻木中迎来了灭亡。曾经的齐国有着与秦国不相上下的实力,但是在经过了六国的联合羞辱后导致国力大幅度下降,国家统治者的雄心壮志也开始消散。

在秦国尚未崛起之时,魏国才是那个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但是魏国最终被拉下马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倒不如说是齐国,在魏国攻破赵国都城后,中了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导致了桂陵的大败。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2)

过了两年魏国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赵国的都城,而过了几年后魏国攻韩,齐国再次发挥了围魏救韩,给了魏国再一次打击,最终十万的魏国军队彻底覆灭。这个时候秦国在西边又开始进攻,导致魏国从此从一个最为强盛的国家跌入谷底。

但是在魏国灭亡之后,秦国便理所当然站上了神坛,与东边的齐国不相上下,但是那个时候的齐国因为家底厚,其次位置比起秦国也要更加好,经济也比秦国发达。其次齐国不像秦国被其他的国家视为有威胁的对象,齐国在其他国家眼里更加没有野心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3)

所以后来其他国家都喜欢联合齐国一起对付秦国,后来的五十年间齐国因为综合实力强,所以过得很风光。可是其他国家就不一样了,基本上都遭到了秦国的削弱与打击。曾经齐国仅仅五十天就打下了燕国,所以齐国的实力在诸侯国中毫无疑问是最强的,也是最有希望与秦国抗衡的。

后来秦国提议与齐国在东西方各自称帝,虽然齐湣王称帝两天后又改回了王,但是自己的心理是非常渴望其他国家的土地的,所以到了公元前286年齐国发兵灭了宋国,攻打宋国后齐湣王开始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野心也越来越大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4)

后来侵略楚国,攻打三晋,所有国家在看到齐国的作为后开始纷纷组织阵营对抗齐国,几年后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合起来一同击溃了齐国,面对如此强势的进攻齐国一度面临灭亡,在此期间齐国被楚国大肆劫掠,家里被搜刮一空

后来因为燕王的迭代,燕军全面撤出了齐国,齐国才得以恢复安定,不过此时齐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国家的雄心壮志也彻底被摧毁,经过了此次战争后,齐国再也不相信其他的诸侯国,其实齐国如果保证韩赵魏三国能够不被秦国打倒,自己是不会落到最后的下场的。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5)

但是齐国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在韩赵魏被秦国攻打时因为曾经的仇恨袖手旁观,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在齐襄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即位,选择了谁都不得罪的态度,这让秦国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最终齐国的屏障被秦国彻底击垮

在后来秦国与韩赵死战时,赵国多次向齐国求救,齐国还是不愿出兵帮助,最终导致嬴政当政之后,收买齐国的大臣,而齐国的相国正是被秦国收买的其中一个,为了配合秦国的离间计,在齐王面前多次反对整顿军队,修建防御设施,以及阻止齐王帮助其他五国。

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从曾经的霸主到躺平等死)(6)

总结:最终齐国大臣纷纷都沦为了秦国的卧底,而齐国就在这种醉生梦死的状态下看着其他五国在自己的面前一个个倒下,最终六国仅剩下齐国一个国家时,齐王还想要前往咸阳朝拜嬴政,面对忠臣提出积极备战的建议他却一点都听不进去。

次年秦国开始突袭临淄,而齐国全国上下基本没有抵抗,齐王在“封五百里地”的谎言诱惑下想都不想就投降了,最终被活活饿死,在战国时期除了秦国外最为强大的就是齐国了,可是齐国却是以这种窝囊的下场灭亡的,不得不让人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