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苏州古城有这么多古城墙、城门,要说哪一个出镜最频繁,知道的人最多,恐怕得算是平门了,倒不是说它的名气最大,而是它占了个地利,每天无数旅客只要一出苏州火车站南广场,就能望见远处这一扇苏州历史上命运最坎坷的城门。
在苏州城的总设计师伍子胥的规划下,平门与其他城门一样顺利诞生,不过这头一件坎坷的事,就是关于它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至今还没有定论。
平门位于苏州城北,齐门之西。关于它的名字,有两个比较常见的版本。
第一个呢是唐朝时的记载,说是当年伍子胥率领江东子弟北上攻打齐国,就是从此门出去的,后来又是通过此门凯旋,所以为了纪念和表达平定齐国的意思,就把这里叫做平门。
不过元代时有不同的记载,说是这里叫做平门纯属是个误会,原来平门不远处曾有商朝贤臣巫贤的墓,于是当初取名时写的是“巫门”,但因为“巫”与“平”字在古代看起来非常相似,后人就搞错了,以讹传讹平门就被动改了名。
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现在我们还难以弄清楚,不过平门自己大概不会在意的,毕竟这与它后来的身世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啊。
▲30年代的平门
那么,平门到底发生了什么坎坷的事呢?
答案很简单,没有。
是的,就是什么也没有,因为在苏州漫长的历史上,平门长期处于被废弃的处境,就宋代连赫赫有名的苏州地图《平江图》上都压根找不到平门的踪迹,可见这位古城门长期缺席,和盘门、阊门、胥门等等比起来,实在寒酸,连舞台都上不了,十足的一位龙套王啊。
「平门:┗|`O′|┛ 嗷~~」
那明明开城门,为什么又会被长期废弃呢?这个原因翻遍史书都找不着,民间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有的说是从风水学上的考量。
不论原因如何,命途坎坷的平门在来到近代后,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
▲刚刚建成的苏州火车站
▲如今的苏州火车站
1906年,苏州建了火车站,当时的火车站就在苏州城北,大概就在今天差不多的地方,就是略显寒酸,面积不过200多平,站台只有2座,可在当时国内也属于较早的一批现代车站。但问题紧接着来了,下了火车后得进城,但尴尬的是,没门。
所以一段时间内,从火车站下来后虽然能瞧见古城,还能清晰的看见全城最高的建筑北寺塔,但就是过不去,得绕道齐门或者阊门。
所以到了1926年,火车站建成时隔近20年后,苏州人终于重新开辟了平门,这下子交通一下豁然开朗,平门的春天眼看就要到来了。
▲开了两个门洞的平门
但是,无情的命运再次粉墨登场,开了没多久,平门还在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呢,又有一堆人跑了过来,再次把它填塞了。
据说城门开了没多久,江浙一带的军阀就打起仗来,有好事者请来风水先生,一看,都是这平门惹的祸。“大师”说,苏州城形状酷似螃蟹,但不能有八脚(即八向),否则要不稳定的!
▲抗战期间苏州沦陷时在平门城头的日军
不管这个莫名其妙的说法是否靠得住,但平门又被填塞了,好在平门大风大浪见多了,不就是不让我上场嘛,我可以等嘛。
「平门:(○` 3′○)」
很快,苏州人发现没有平门真的不行,两年后,平门再次复开,不过待遇还是比较寒酸,就给开了两个门洞,没城楼更没城门,管用就行。
同一年,贝家的“颜料大王、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出资修建了跨城河通向火车站的梅村桥,后来拆建为“新平门桥”,也就是如今平门桥的前身。
▲如今的平门桥
可惜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大部分城墙城门都没有逃过被拆除的命运,平门也是如此,好在到了2012年,苏州开启了古城墙修复保护工程,重建了大部分的城楼与城墙,平门也屹立在苏州城北,与同样旧貌换新颜的老朋友苏州火车站一起,迎接四面八方的朋友。
折腾了一辈子,平门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