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灭唐朝后五代十国,建立了大宋,在“建中靖国”年间出现了宋朝第八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大腕——徽宗赵佶,,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宋朝著名书法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宋朝著名书法大家(讲述大宋的一个)

宋朝著名书法大家

宋朝建国后的一个“艺术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灭唐朝后五代十国,建立了大宋,在“建中靖国”年间出现了宋朝第八个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大腕——徽宗赵佶,

徽宗赵佶

也是这个皇帝把前宋朝鼓捣的亡国后,变成了被后人称之为的北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两被金兵俘虏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亡,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又建立了南宋。徽宋赵佶虽然在治国上不行,但他在书画上的造诣颇深,

徽宋赵佶所作

徽宗的书法和绘画都在中国艺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瘦金体”就是徽宗的独创。

徽宗瘦金体

宋朝书法的理念

宋朝书法尚意,这里的“尚意”,是相对唐人“尚法”而言的。尚意就是崇尚“意境”或“意趣”,区别于唐人楷法的意思,宋人书法的尚意源于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后世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理学”而来,

朱熹

朱熹理学中尚意的“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是哲理性,二是书卷气, 三是风格化,四是意境表现,强调书法的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宋代书法名家作品上有所体现, 如果说唐代的“法”是求'工整",那么宋代的“意”就开始以一种率真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新编

“尚意”要求书法家们除了具有书法“天赋工夫”外,同时还需具有"文化学识" 的"书卷气",在“北宋四家”的书法里,无不显示着一改唐楷面貌沿袭晋帖行书的遗风。

北宋书法“四大家”

无论是天资聪颖的蔡襄还是敢于创新的苏东坡

蔡襄及其作品

苏东坡及其作品

或者是才艺超群的黄庭坚和古怪精灵的米芾

黄庭坚及其作品

米芾及其作品

都力图在表现自已书法风貌的与众不同,彰显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在用字成句中,笔画纵横间透露着一种学问之气,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种行派流风在以后的南宋(按其知名度也选“书法四大家”):赵构、范大成、陆游、文天祥书法家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延伸

赵构作品

范大成作品

陆游作品

文天祥书法作品

虽然南宋出了不少的诗书名家,但咎其书法的学问声誉和笔墨功底远不及“北宋四家”了。由于本期时间仓促,就到此为止吧,还望理解海涵。

欢迎读者朋友们评论点赞,下期将进入被马踏中原,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统治华夏汉人——元朝时代的书法文化。编排不易加个关注以示鼓励,谢谢[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