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 李晨翀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79岁奶奶爱跳舞舞出老年人的风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79岁奶奶爱跳舞舞出老年人的风采(66岁老人周雪芹爱上跳舞)

79岁奶奶爱跳舞舞出老年人的风采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

全媒体记者 李晨翀

身穿黑色紧身衣和红色长裙,搭配富有民族特色的鞋子,高雅的气质……5月10日下午,在我市滨河路环城公园里,周雪芹正和她的队友一起练习扇子舞,优美的舞姿吸引一些路过的市民驻足观看。

和其他老人站在一起,周雪琴面容精致,走路时动若扶风,舞蹈时刚柔并济,时光在她身上仿佛没留下痕迹。闲聊时,当记者得知周雪芹已经66岁时,有点不敢相信。“学习跳民族舞以后,每天和舞蹈队的队友跳跳舞、聊聊天,我感到非常开心,都忘记自己的年龄了。”看到记者怀疑的表情,周雪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周雪芹说:“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跳舞。那时单位有什么文艺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后来,有了孩子以后,她的生活、工作越来越忙碌,无奈之下,她只好将跳舞这一爱好暂时放下。

退休后,周雪芹的闲暇时间多了起来,她去市老年大学报名舞蹈班学习跳舞,一学就是4年。在众多舞蹈种类中,周雪芹最喜爱的是民族舞和古典舞。“我觉得跳民族舞和古典舞能够提升人的气质。跳舞时,不仅只是手脚动起来,眼神的传递、动作的优美以及是否投入了感情都决定了这支舞跳得好与不好。”她告诉记者,初学时,为了更好地掌握跳民族舞和古典舞的要领,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她还经常上网下载舞蹈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跟着练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周雪芹渐渐发现,中国古典舞与古诗词之间有相融贯通的气质,为了更好地演绎古典舞,她经常一边吟咏诗词,一边翩翩起舞,深刻体会古诗词中或悠扬飘逸或挺拔昂扬的意味。

跳舞不仅丰富了周雪芹的精神生活,而且增强了她的身体素质。“我原本身体不太好,经常感觉气虚、乏力,自从坚持跳舞以后,我的精气神越来越好了。”周雪芹深有体会地说,在跳舞的时候,她可以忘记年龄、忘记病痛,感觉自己非但没有变老,反而变得越来越年轻了。

2017年,从老年大学毕业后,周雪芹仍每天坚持到离家不远的滨河路环城公园练习舞蹈。后来,不少路过的同龄人都被她优雅的舞姿吸引,拜她为师。周雪芹十分乐意教大家。随着跳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她成立了金色年华舞蹈队,目前,该舞蹈队的队员已有30余人。

“这个转体的动作,要用好腰胯部的力量,如果草率地转身就失去美感了。现在我们把分解动作连贯起来做一遍,5、6、7、8开始……”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在练习时,周雪芹一边做着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在队伍中,有几位新加入的队员,没有任何舞蹈基础,动作较为僵硬,舞姿不够舒展,周雪芹耐心地一个一个进行指导。

“虽然我之前加入过其他舞蹈队,但是多数舞蹈队门槛较高,老师只跟跳得好的学员互动,像我这样零基础的人很难融入,但是,金色年华舞蹈队就不一样。”今年62岁的队员刘艳芳说,周雪芹对待她们这些新队员特别关照,站队时,周雪芹都把她们安排在队伍靠前的位置,方便纠正动作。有时候,在集体排练结束后,周雪芹还会单独留下掌握较差的队员,给她们单独“开小灶”。

记者注意到,练舞过程中,周雪芹每隔几分钟就会变换领舞的位置,方便照顾到所有的学员。中间休息时,她还不断提醒大家喝水穿衣、小心着凉。“其实很多人图的不是免费学跳舞,而是温馨的团队氛围,大家互相关怀,彼此亲如姐妹。”今年68岁的队员刘红霞感慨地说。

从一名舞蹈业余爱好者到舞蹈队队长,虽然周雪芹的生活越来越忙碌,但她却乐此不疲。她说:“除了锻炼身体,我更想让大家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交到朋友、获得认同、找到精神寄托。”

本文来自【开封日报-开封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