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电视剧《我们的日子》更新至第8集。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小叔投机倒把,有了时代痕迹,让这部电视剧真正步入正轨。但是,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再次补充李小冉饰演的女主角的诗书气质,却更加让人觉得突兀。这个角色,缺少真正的性格来源。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1)

《我们的日子》当中,李小冉饰演的女主角,一上来,就是挺着个大肚子,把她妈的红格子布偷出来,然后悄悄当茶几,喝咖啡。这个桥段,无疑让观众们觉得,女主角是一个很小资的人。而她的小资情调,一定是有一个来源的。

而在第7集和第8集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女主角更是看《红楼梦》的电视剧而落泪,和男邻居热烈讨论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等等。看电视剧《红楼梦》落泪,这个桥段我能理解。老编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也能跟随贾宝玉的步伐,感慨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但是,看《平凡的世界》而感动,我不太理解。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2)

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日子》开局的时候,女主角是用红格子布铺茶几喝咖啡的主儿啊。这是典型的小资情调。而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是什么呢?是典型的反小资的,是土坷垃的,是扔到泥土当中直接找不到的土啊。阅读者,必须是最发于底层的,才能感到那种要摆脱底层的力量啊。让我理解一个喝咖啡的女小资能够感动于路遥,我理解力真的有限。

路遥《平凡的世界》一上来是什么?是学校食堂开饭,男主人公连个馒头都吃不起啊。这个开局,一上来就是我们贫下中农子弟的啊,我们上学那会儿,才是这个样子的啊。这种场景,让《我们的日子》喝咖啡的女主角怎么理解,怎么“感同身受”呢?所以,我觉得在人设上,编剧有些“胡作非为”了。或者,编剧并未搞清楚,女主角到底是哪一种诗书气质。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3)

先说一个他山之石。在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当中,男主人公是如何从一个没文化的工人子弟,变成了真正的有文化有追求的人的呢?梁晓声显然非常注意这一点,他需要给男主人公的身份转变一个思想和头颅上的合理性。因此,在小说《人世间》当中,梁晓声反复说,男主人公们会集合在一起,阅读人民日报,尤其是阅读上面的评论文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类似的例子,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中,男主人公也是广泛阅读中外名著,并且认真阅读人民日报上的评论文章,从而让自己不仅具备思想储备,而且能够跟上时代的。从路遥,到梁晓声,都给笔下的主人公一个思想上的合理性。这是老一辈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似乎也是他们思想来源上的心得。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4)

到了《我们的日子》当中,女主角是如何成为诗书气女主的呢?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却缺乏了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来源。这部电视剧刚开播的时候,看到女主角喝咖啡,我自己觉得,可能是女主角的父母辈的人,有小资情调,或者有外来关系,能够搞到咖啡这种东西吧。可是,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

女主角的母亲虽然是正黄旗的,但已经离大清亡了多少年了,即便是格格,也已经是快吃不上饭的格格了。剧情内容当中已经交代,父亲死得早,母亲一个人带着兄妹二人长大,日子过得艰苦。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之下,女主角这种喝咖啡的小资情调是怎么来得呢?同时,在八十年代初期,物资还较为紧张的时候,一个工厂职工,能够有咖啡,能够买到咖啡,这也是让人奇怪的事情。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5)

同时,在女主角的性格起源当中,我看不到她如何具备了读书的条件,并且如何读了书,读了哪些书,哪些书构建了她的人格和性格体系。女主角母亲的故事告诉观众,女主角也是苦孩子啊。母亲去看自己儿子的时候,儿媳妇怎么讽刺呢?你们家是格格,也没见你们家有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啊。显然,女主角家也是曾经住在农村的啊,也是穷人啊。

那么,穷人是怎么读书的,那个年代,农村穷人又如何能够碰到书籍,这都是《我们的日子》需要交代的事情,但它目前为止,还没有交代。这个事情不交代清楚,这部电视剧女主角的性格就立不住。当然,我可以帮助这部电视剧搞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补齐:有个读书的老知青,在姥姥他们村,老知青感染了女主角。不知道《我们的日子》后续会不会补齐女主角性格来源这个短板,会不会用我这个俗套的内容。

三十年后看路遥的人生(喝咖啡读路遥看红楼梦)(6)

如果《我们的日子》稍后的剧情,并不补齐女主角性格来源这个短板内容的话,那这部电视剧就是相对失败的。该剧的编剧,就需要重新阅读路遥和梁晓声了。(文/马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