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到底有多严重?

印度的真实事件

2019年5月,印度北阿尔德邦的一个小村庄办婚宴,数百人前来参加。可就在吃饭期间,一名男子突然遭到殴打,随后被送往医院。谁知在送医院的路上又被拦住殴打,这次被打得更严重。最终,这名男子在9天后不治身亡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1)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020年9月,印度北方邦一名年仅19岁的女孩被四名男子侮辱、折磨。母亲发现她时已经昏了过去,全身一丝不挂。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8年9月,一名印度男子和他的妻子做完孕检准备回家,在路上遭到了不明男子的持刀袭击,最终男子不幸身亡。原因就是他妻子是高种姓人,持刀歹徒看不惯他。

像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不幸的人虽然出身印度的各个邦,互不相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种姓,达利特。

如果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过印度人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言语中似乎感受不到种姓制度的影响,似乎印度现在已经不论种姓出身,人人平等了一样。

但你不知道的是,低种姓的印度人是很难离开自己原生环境的,除非他能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否则就要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而上面那几个事件中的施暴者,他们都是印度的高种姓人。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2)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印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你初来乍到印度,基本上是分不清高种姓和低种姓人的。

因为高种姓的人会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和吠舍及以下的孩子们在一起。但他们自己却会和这些阶级的人一起,在街边的小摊上吃吃喝喝,甚至还有高种姓人在有钱的低种姓人手下打工的情况。

但不管他们怎么做,骨子里的看不起和歧视是一直存在的。

为什么不冒充

难道印度的种姓写在身份证上了?别说,还真是。种姓种姓,指的就是你的种族和姓氏。当然了,印度没有身份证,这里说的是纳税卡、驾照等一切可以证明身份的物件。

比如阿米尔汗的汗,就是高种姓特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突厥人的可汗,代表着他祖上是阿富汗来的突厥征服者。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3)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那么,如果隐瞒形姓氏或者是造假呢?很遗憾,印度的工作单位就像国内一样,姓名、年龄、毕业院校等等,查得很清楚。甚至一些大企业就连你邻居家二姑的狗产了几个崽都能查得明明白白的,造假基本不可能。

除非有人拉着全村人一起造假,把祖孙三代的姓氏全都改了,这样的话查不出来。但这样做就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没啥区别了。除非能像孔雀王朝那样,能把一群养孔雀的变成刹帝利,否则的话也是白扯。

况且,就算真的有印度低种姓人能手眼通天,姓氏这一关算是过去了,那么外表这一关也很难办。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印度洒红节上的那个女孩很漂亮吧?但印度低种姓的女孩,更多的还是电影里那些平凡大婶的样貌。别说印度本地人了,就连我们外地都能看出来。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4)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男人的话其实还好点,大部分吠舍人都有刹帝利的血统,如果下功夫的话倒是也能弥补长相上的差距。但这一通忙活下来,虽然看起来是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关。

外貌的差距

举个例子,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情况比较特殊,吠舍和刹帝利人数量很少,人口结构是由婆罗门和首陀罗以及大量的低种姓所构成的。

这样就很好区分了,婆罗门男性很喜欢在后脑勺留一小撮头发,肤色和我们差不多。而低种姓人就是正常发型,肤色也更黑一些。所以说,就算不查身份证,单看一眼也能分清印度的高种姓和低种姓。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5)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想要冒充高种姓人还要注意很多细节。在印度,每个种姓的职业都是固定的。例如婆罗门大多数都是从事宗教相关的职业,不能说举止优雅吧,最起码不会在大街上四仰八叉地走路。

什么意思呢,就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所描写的一样。由于印度的阶层固化严重,陶工、铁匠、木匠、厨师等诸多职业很多都是祖传的,从祖上传下来的习惯是很难改掉的。

如果一名印度人来到其他地方,当地人就有可能会问你的种姓是什么。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做法很不礼貌,但印度每个人都是有知晓他人种姓的权利的。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6)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是如实回答还是瞒报?如果你选择了瞒报,对方可能就会从你的外貌起疑心,然后问你一些奇怪的问题:

你的兄弟在婚礼上骑马吗?他的妻子穿的什么颜色的婚纱?你家供奉的神是哪位?这些牵扯生活习惯的话题,一般低种姓人是答不上来的。

除此之外,为什么很多人不认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很严重?那是因为低种姓人之前也有区别对待。挑水的看不起卖肉的,卖肉的看不起扫大街的。

留在国内的低种姓人不想着上进,不想着高科技发明,只想吃苦,因为他们认为这辈子吃苦,下辈子就能转生到高种姓家庭。

印度的低种姓现状(印度低种姓有多卑微)(7)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有些人习惯了对高种姓人的阿谀奉承,有些人则已经麻木,而那些不甘愿就此过完一生的人早就已经移民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