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以和为主题的故事成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以和为主题的故事成语(成语知识积累韦编三绝)

以和为主题的故事成语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故事链接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周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了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周易》和更好地给弟子们讲解此书,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就又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给磨断了好几回,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牛皮绳子再去阅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他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最后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十翼》与《易经》附在一起,作为《易经》的补充部分。

成语释义和用法

“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指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多用于学习。含褒义。应用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

丧家之狗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故事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他的儒家学说。一次在郑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走散了,独自一人待在外城的东门,不知所措。他的弟子子贡四处寻找他。有一个人说:“东门口有一个人,看他的头额有点像尧的样子,而脖子却又像皋陶一样,肩膀像子产的样子,但从腰以下赶不上禹一点,瘦瘠疲惫的样子倒更像丧家狗,你不妨去看看。”子贡到东门口一看,果然是孔子。子贡就把郑国人的话如实告诉孔子,孔子听后苦笑着说:“要说形状面相不像郑人说的那样,若说像一条丧家之狗倒恰如其分!”

成语释义和用法

本意是指失去主人豢养的狗。现在用其形容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应用示例:1.元代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2.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