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听到父母或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啊”可是另一句话却说:“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教育是如此,管理也是如此那到底是要管还是不用管?或者说要怎么管理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无为而治是哪家的思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无为而治是哪家的思想(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哪家的思想

有时,我们会听到父母或者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啊!”可是另一句话却说:“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教育是如此,管理也是如此。那到底是要管还是不用管?或者说要怎么管理呢?

其实老子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即难以管理的原因在于上位者采用了有为的管理方法,即用了过多的政令、规矩、刑罚等,而非以德化人、以诚感人,或者过于注重知识教育而非道德教育。由此可见,要让管理变得容易,最好应该采用“无为”的方法。正如老子所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那么这是怎样一种管理方法呢?这便是“无为而治”。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是说上位者要做一个有道之人,守住自己的本性,方能以德化人,使外在的人事物有向心力。同样,庄子也说:“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即:如果上位者无私无我,有德行有修养,则能吸引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一起做事,自己也就不会那么累了。再来听听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也是说上位者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感化他人。

所以,无为而治是先从修养好自己开始的,先让自己“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先让自己做一个这样的人:心量大、谦虚,充实内德,减弱对名利物欲的志气,强化提升道德修养的骨气。如此,行的是不言之教,成的是上行下效。父母做好自己,孩子便可能效法;老师做好自己,学生便可能效法;领导做好自己,员工便可能效法。如此一来,管理变得轻松许多,不再那么外求,而是更多内修。

此刻,想起另一句话:“怨人是苦海,管人是地狱。”与其把眼睛盯着别人,不如回看自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方显修养。所以,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没有管理”,即大家都明理、大家都自觉自律,那该是好一番“群龙无首”的至高境界、至美乐园啊!“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吧,如果一家人个个都自觉自律、做好自己,的确不用管啦!当然,在没有人人达到这个境界时,还是需要设置一些管理措施来约束人的行为的。

看来,无为而治实在太妙,我们不妨从修养好自身做起,看看一切是否在悄然改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