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面讲诉了国难时期(清朝末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一户山东人家因为生活不下去了,背井离乡来到关东地带讨生活的故事。

那么,在历史上曾真实存在的“闯关东”人口迁移热潮,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呢?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1)

一、被逼无奈的闯关东

“闯关东”实际上有两个意思,广义上来说,山海关以内的所有地区的人民出关谋生,都是“闯关东”;第二个,是有具体的特指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即清朝同治年间到了中华民国的这一整个的时间段内,关内人民去到东北地区谋求生路的历史。

清朝的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处于一个命途多舛的状态,旧社会的破败、狼子野心的外敌不断地施压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不断干扰,让处于最底层的人民可谓苦不堪言,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障不得。

这种情况下,为了谋生,关内的人民趁着俄国强占远东,“禁关令”有所松动的契机,不得不做出背井离乡、来到关东地区谋生的无奈之举,其人数之众、规模之大,成就了中国历史以来最出名的三大移民热潮之一——闯关东,另外二者分别是走西口和下南洋。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2)

“闯关东”热潮的参与者可以说是五湖四海都有,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还有山东地区,为其中最主要的迁出地区,其中,山东地区更是占据了人口迁出地区之最。据统计,至1929年,从山东迁入关东地区的人民达到了千万之巨!哪怕是到了今天,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的大连地区,占据人口最大比例的依旧是山东人的后裔,占比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六十。由此及彼,我们可以知道山东人在当年的迁移热潮中无疑是独占鳌头的!

那么,“闯关东”究竟是怎么闯的?又是闯到了哪里呢?

二、闯关东的目的地

首先,“闯关东”主要是从水路与陆路两种方式来达成。

水路上,是由天津、烟台、青岛为主要的渡口,乘船漂洋过海,去到关东属地。由于大连、营口和丹东离海最近,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了“闯关东”的海路首选地。其中有一路为青岛出发,直奔海参崴,但所经甚远,鲜有人走。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3)

而在陆路上,则需要绕过山海关关口到达今天的开原地区。但是当时关口尚有管制,而且道路实在是遥远难行,所以迁移的人基本很少选择陆路,大多是从水路出发。特别是山东人,由于山东为最靠近海的地方,所以山东人基本走的水路。

“闯关东”的人进了关东地区,大都会选择先在辽宁落脚,而后向更北的方向去迁移。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无他,清政府时期,当政者把关东之地称作是“龙兴之地”,对其一直是一种“封禁为主、鲜少开垦”的想法。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4)

而事实上,关东地区面积广大且人烟稀少,是一片待兴之地,此外最为令人瞩目的就是关东地区的肥沃土地、当时很少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对于在家乡饱受自然灾害折磨、根本无法耕作的关内人民而言,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世外桃源,所以当时迁入的人民直接就是在最近的辽宁地区定居,在这里耕作、生活。

而随着迁入的人口越来越多,辽宁地区即便不说人满为患,那些个土地却也是开发神速,基本肥沃的耕地早已经是被最先到达的人们所占据。新迁入的人口为了拥有更多更好的耕地,就自然而然地向北前进,寻找更肥沃的土地,从而决定在哪儿定居下来。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5)

在辽宁逐渐失去了空间之后,吉林、黑龙江两个省市也迎来了迁入者的大军。迁入人口众多,而且还在逐年地增加。据统计,在新中国之前,关东人口由原先清末的三百多万暴涨到了四千万余,更有甚者,在1927年、1929年这两年还曾出现一年迁入人口达百万规模的盛况。

这直接导致的,便是关内人对关东地区的快速开发。根据目前有可以证实的资料显示,“闯关东”最盛之时,关内人甚至迁移到了漠河地带,要知道那可是我国最东北的区域,已经是我国的边境地带了。当然还有一些没有记载,但却也有遗迹可以佐证的地儿,那便是堪察加半岛。

三、闯关东路上充满血泪

关内人进入到关东地区本是为了谋生,事实上他们也谋得了一线生机,甚至于在关东落地生根,有些人还过得有滋有味。但是这一切来的并不容易,关内人也是用无数的泪水乃至鲜血换来的。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6)

关东地面广阔、土地肥沃不假,可也并非都是无主之地,这些个土地都有着名义上的主子,要想耕作,得先买下来或者租下来。虽然说是物美价廉,但对于当时逃荒般迁移的人们来说,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乎这些人只能是去臭名昭著的“老金沟”淘金,或者干脆给当地的地主当个雇农,以此谋生,徐徐渐进,慢慢积攒下一笔钱财来置换下一两亩农田。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老金沟”里留下的血汗比金子多了不知道多少。

好不容易熬过那些个颠倒流离的苦日子,置了田地,有地可以耕作,有屋子可以住,但是却依旧难得安生。那时候东北匪患猖獗,俗称“胡子”,可谓遍地都是,坏事做绝。最严重的时候,家家户户还要给自己建上一个小炮台来防匪。电视剧《闯关东》中,就有这么一个情节,老朱家本来落地生根,有屋有田,但是因为惹了胡子,房子被点了,这才不得已搬到城市来居住避祸,虽说之后迎来了好光景,但那也是后话了。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7)

在之后,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在东北地区也没少做坏事,闯关东的人们受到的磨难困苦不比刚来关东的时候好上几分,血泪也算是流尽了。

“闯关东”无疑是一次壮举,关内人民在那样子的一个弹尽粮绝的绝处,愣是兴起了一股移民热潮,为自己找到了一线生机,这体现出来的无畏困境、勇于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令现时的我们也都无比的佩服。

当年闯关东是现在哪个地方(充满血泪的闯关东)(8)

此外,关内人民在关东地区的开拓,不仅在当时有效地阻止了沙俄侵吞的步伐,而且“利在当时,功在千秋”,他们对东北地区的开荒,为日后东北地区的兴起,尤其是东北军事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与发展根基,对我国在工业上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虽然时间过去已久,但是这一壮举依旧让人记忆犹新,它那开拓进取的精神更是刻在了我们民族的骨髓里。历史虽已成过去,但这一群勇敢无畏的人们依旧值得我们缅怀和敬仰。

本文作者:洛博阳

参考资料:

1、《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辑》

2、《北京条约》

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闯关东:挡不住的大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