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1)

- 回顾历史 -

….

公元1079年,以舒亶、李定、何正臣为首的御史台翻阅了苏东坡大量的诗词,从中找出讽刺朝政的“证据”,酿造了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苏东坡锒铛入狱,差点丢了性命。

之所以苏东坡会被政敌攻击,其源头就是“王安石变法”,公元1071年苏东坡守孝回朝后,曾因政见不合,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这让王安石感到很愤怒,遂命御史谢景弹劾苏东坡的过失,于是苏东坡主动请命外调杭州。

但是记仇的“新党”成员沈括又于两年后再次攻击苏东坡,指责其笔下诗作诽谤当朝,这就成了“乌台诗案”的开端。

任何朝代的“党争”都是残酷的,谈起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宿怨,就要说起苏洵,当初王安石母亲过世时,唯独苏洵没有去参见吊唁,还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辨奸论》来讽刺王安石背后的支持者。

而苏洵、司马光是“元祐党”领袖,阻碍变法的最强大力量,苏东坡被裹挟着,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2)

王安石推动的“熙宁变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因最终失败导致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历史评价,即便现在的学者们坐在一起,也能因为这件事大吵一架。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元祐党”是属于保守派,思想陈旧,只观小局。包括欧阳修、苏东坡在内,他们反对变法中的某些举措,但又拿不出更优秀的方案来。

当时北宋已经积贫积弱,不改变现状只会让形势越来越困难。

所以不能因为“乌台诗案”,就否定“变法派”所做的一切,这是历史的客观性。

至少王安石的胸怀还是很大度的,如果不是他上书为苏东坡陈情: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可能我们真的就会失去一位“超重量级”的文学巨匠,如果没有苏东坡,宋词也将黯淡无光,无法与唐诗分庭抗礼。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3)

- 重温经典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乌台诗案”因王安石“一言而决”后,苏东坡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大概相当于一个保安团副团长,并且还要受当地官员监视,可以说过得很艰难。

最困苦的时候,苏东坡要靠自己耕种才能维持生计,而“东坡居士”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起的,这意味着他人生的蜕变。

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凡事都有得有失。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4)

公元1082年,苏东坡到黄州已经三载,不但从阴霾低落中走了出来,还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他在这里留下了太多经典的诗篇,如是: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但最具盛名的,一定是他笔下的“一词两赋”,即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甚至有人说,赤壁词赋一出,直接绝了后人怀古的路。

诗词大意可解为:

滚滚长江水,不断向东流逝,滔滔巨浪似乎在歌颂着千古英雄人物。西边旧时的营垒,传说就是三国时周公瑾大破曹兵的赤壁。乱石林立,仿佛要刺破苍穹,巨浪拍打着岩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壮丽的山河,涌现出了无数豪杰;

遥想当年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他为妻,英姿飒爽光彩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就把敌军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重游故地,梦回前朝,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却早早地白了两鬓。人生大概就像一场梦吧,且杯豪饮祭奠江上的明月。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5)

《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个人色彩,罗贯中对周瑜有所贬低,明朝之前文人墨客对周瑜的评价是很高的,这其中包括王勃、张九龄、李白、杜牧等,都有过颂扬的诗篇。

哪怕是罗贯中自己,也说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

而苏东坡的怀古情,则掺杂了儿女情长,“小乔”是东汉末年公认的美女,与英雄琴瑟和鸣,更加相得益彰。

虽然这是一首“豪放词”,但情感细腻,借古言今,抒怀了词人心中的温婉。

上阕中,苏东坡用豪迈的气势描写了山河顿阔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一句写得极妙,石林险峻,有冲天之势,“惊涛”为何而惊?因为它也对千古风流人物长啸慨叹,与前两句衔接,更能凸显怀古之情,读来心潮澎湃,如临其境。

把浪花比作雪堆,更是美妙的喻笔。浪是动态的,雪是静态的,词人这么写,说明水浪滔天,滞空时间很久,远远望去,一片雪白。

这里还有一个更深的隐喻是,英雄人物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星光一霎,但他们从不沉寂,曾经的闪耀如同巨浪,同样能让追溯的人豪情万丈,所以词人接下来又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6)

下阕中,词人开始抒情,回顾了周公瑾当年的雄姿,之所以要提小乔,这就要从苏东坡内心对生活的渴望说起。

他很羡慕白居易,屡次提过樊素和小蛮,为此他也纳妾朝云,一句“朝云识我”留下千古美谈,并且他的发妻王弗亦是才女,可见苏东坡爱美,从不吝啬夸奖,犹记得1074年他离杭知密州时,曾写过《蝶恋花 · 春景》: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而他为王弗、王闰之都作过《蝶恋花》,有一首还是作于王闰之生日之时,而后来朝云最爱吟唱的就是这首“天涯何处无芳草”。

英雄和美人在文人笔下,总是要并提才不显遗憾,可是想到自己的遭遇,苏东坡又开始自嘲:我在这里悠悠怀古,却白发早生,回首来路如梦境一般,不如饮酒于江上,对酌于江月。

这自是一种潇洒。

苏东坡最霸气的一首诗(苏东坡最好的一首词)(7)

原本苏东坡也是天之骄子的,20岁就名满京师了,制试为百年第一。奈何命运坎坷,丧母丁忧三年,丧父丁忧三年,期间爱妻王弗又撒手人寰,33岁回朝时,往昔繁景已经凋零,天下大势早已握在新党手里,而他又反对改革。

可经历了黄州四年之后,苏东坡已经有了蜕变,不再苦闷,甚至转官赴汝州时,他还刻意绕路去看望了王安石,一笑泯恩仇,约好了将来一起归隐田园。

但是就在赴汝州的路上,苏东坡又经历了丧子之痛,他颠沛坎坷的一生,到此才走了一半,后面还有更苦的事等着他。

所以说,每个人都能在苏东坡的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他经历了无数的困顿与磨难,但始终不屈服于现实,哪怕晚年被一叶扁舟送到海南岛,依然活得欣欣向荣,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这就是苏东坡伟大的地方,当得起“千古第一词人”的美誉。

- END -

#群星8月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