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催耕急放眼望去,大片大片水汪汪的农田像赶场一样热闹,田野里、山坡旁、小河边,远远近近,到处晃动着忙忙碌碌的身影,飘荡着鞭打快牛的吆喝声这一幕幕情景让我不禁回想起40年前第一次挥鞭犁田的艰苦岁月,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农村大爷用最原始的方法犁田 第一次犁田黄田?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大爷用最原始的方法犁田 第一次犁田黄田

农村大爷用最原始的方法犁田 第一次犁田黄田

布谷声声催耕急。放眼望去,大片大片水汪汪的农田像赶场一样热闹,田野里、山坡旁、小河边,远远近近,到处晃动着忙忙碌碌的身影,飘荡着鞭打快牛的吆喝声。这一幕幕情景让我不禁回想起40年前第一次挥鞭犁田的艰苦岁月。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家乡,村里很快推行分田到户责任制,我家五口人一共分到七亩多田,大大小小分布在村前屋后不同的地方。那年,50多岁的父亲在本镇中学当老师,月薪50多块。我高中刚毕业,未满17岁,正是摇着青春小尾巴的时候,就像一根未经风雨、刚刚破土而出的嫩笋。

我年纪虽小,但父母为了节省一天不到两块的工钱,舍不得请别人犁田,便叫我学会犁田。我也理解当时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家境并不富裕,加上母亲年老体弱,姐姐要出嫁,我想继续复读考大学,弟弟还在读小学,种田要买农药化肥,一年开支很大,我只好默默点头答应。

父亲说,犁田看上去很简单,但行动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说它是技术活,犁田要掌握深浅适度。泥土犁浅了,不利于插秧和禾苗生长;犁深了,犁尖将老底黄泥翻出来,不仅耕牛拉不动,而且要损坏农具。同时还要做到犁路笔直,不宽不窄。“回转犁沟如线打,轻翻土块若波流。”否则,犁到田边地角时就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说它是力气活,在水田里连续几小时弓着腰,一手扶犁,一手牵着牛绳,拿着牛鞭来回走动,让人腰酸背痛。

父亲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仅仅知道上面这些是不够的,还要有能耐和威力驾驭耕牛。因为很多耕牛,特别是公牛,凶猛如虎,欺善怕恶,不听使唤和指挥。你让它向东,它会往西,你让它向前,它会退后,拖拖拉拉,慢条斯理,故意消极怠工。或者赖在原地不动,让你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父亲在田里像教学生一样向我灌输一些扶犁耙田的基本常识。经过几次手把手地演练和教导,我基本掌握了一些技巧。

但是,令人烦恼的是,我家那头高大、彪悍、倔强的雄性水牛,十分狡猾,根本没有那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父亲在旁边,它会老老实实低着头往前走,一旦离开,它就会发飙,一反常态,瞪着圆鼓鼓铜铃似的大眼睛,横眉冷对着我这个刚刚踏上社会、缺乏威严的文弱书生。我走上前去套牛轭,它却耸耸肩,摇摇头,还不时地用牛角撞我。折腾了好一会儿,总算套上牛轭,我吆喝着,鞭打着它前进。但它总是摇头摆尾,专走歪道,故意与我作对,一个早上要故意这样捣蛋很多次,几个小时犁不了几分田,将我折磨得精疲力尽,痛苦流泪。

一个雨霏霏雾蒙蒙的清晨,我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扛着犁铧,赶着那头倔强的灰色水牛,急匆匆来到田里。当我犁到田头叫牛转弯时,它却偏偏朝前走,拉着犁辕,冲上田埂。我吆喝声越大,它跑得越快。我一手提着犁辕,一手挥舞着竹鞭,在后面奋不顾身地追赶,泥水溅湿了半身衣裤,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我最担心的是,如果扔掉犁辕,就怕犁尖刺伤牛脚,折断犁辕。因为刺伤牛脚,十天半月好不了,会延误耕种生产,况且这头牛是我家和邻居共同购买和饲养的。再说,如果折断犁辕,也是十分伤脑筋的事,因为犁辕一般是用杉树的根加工而成,并且有一定的弯度,相当珍贵。

耕牛背着犁辕在前面不要命地飞奔,突然“咯噔”一声,只见锋利的犁尖插进坚硬的田埂泥土,耕牛这时才不得不停下来。我咬着牙,狠狠地抽打了它几鞭,卸下牛轭,这头调皮的水牛就夹着尾巴如离弦之箭,跑到附近的山坡上去了。

这事虽然过去了40来年,但至今想起,仍然心有余悸,胸口怦怦直跳。这次犁田,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劳动,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了坚强,让我懂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耕耘,哪有收获。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家庭买起了小型耕田机,一天能把十几亩田翻耕过来,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农民从慢腾腾而又辛苦劳累的牛耕岁月中彻底解放出来,迈向小康和富裕。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蜗居城市生活,虽然远离了故土田野,远离了那头彪悍的耕牛,但青少年时代躬耕农田的记忆,却成为我永远难忘的乡愁,让我回味,让我奋起!

(黄田,绥宁县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版权声明:“大美湖湘”头条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本平台尚未实行稿费制,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通过私信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投稿/纠错邮箱:239475693@qq.com。

,